【摘 要】
: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血清中VEGF的影响.方法 采用葡聚糖聚合物标记免疫组化法对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的皮损标本中MVD以及VEGF、MMP-2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以10份正常人皮肤标本和15份正常人血清作为对
【出 处】
:
第十届四川·重庆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三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血清中VEGF的影响.方法 采用葡聚糖聚合物标记免疫组化法对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的皮损标本中MVD以及VEGF、MMP-2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以10份正常人皮肤标本和15份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在NB-UVB治疗前后对银屑病皮损进行PASI评分.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皮损组织中MVD为20.52±5.02(单位:个/400倍镜下),明显高于治疗后(7.33±1.24)和正常人对照组皮肤组织(4.26±0.79)(F=97.57,P<0.05),且治疗后PA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3.35,P<0.01);治疗前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为307.55±121.65 ng/L,明显高于治疗后(163.92±95.57 ng/L)和正常人对照组(139.78±79.06 ng/L)(F=9.903,P<0.05),而治疗后VEGF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皮损中MMP-2阳性表达在治疗前、后以及和正常人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MVD、皮损及血清中的VEGF表达四者互为正相关关系(P<0.05);皮损中的MVD、VEGF表达、MMP-2表达互为正相关关系(P<0.05):皮损中的MMP-2与PASI评分、血清中VEGF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NB-UVB可以降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皮损中真皮浅层微血管增生状态;组织中VEGF、MMP-2可能共同参与了微血管的增生过程,但MMP-2没有参与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门诊足癣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足癣患者治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门诊足癣患者100列随机分成常规两组及实验组,对试验组提出治疗要求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时间、治疗经费都少于常规组,疾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侵袭性曲霉病(ⅠA)的特征性病例,并浅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临床体会.方法:从我院2012年至2015年检测的6433例病例中挑选2例确诊病例,从GM水平、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微生物学以及组织病理学表现作分析,来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性.结果:GM水平检测可早于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微生物学以及组织病理学表现,但是仅仅靠GM水平不足以确诊ⅠA.结论:ⅠA近年来病死率居高不下,最主要的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一种以病人的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兴的医疗方式。旨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最大限度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近年来由于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特别是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生物信息统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基因组学上的应用,推动了皮肤科疾病的风险预测、病情监测和靶向药物治疗等精准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的应用。
目的 考察红外偏振光联合皮肤针叩刺法治疗斑秃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对照组、B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6例接受红外偏振光局部照射联合皮肤针叩刺法治疗,A对照组46例,仅采用红外偏振光照射疗法治疗,B对照组49例,仅采用传统皮肤针叩刺疗法治疗.结果 分别在第1,第2,第3疗程结束后的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始终对A、B两对照组保持了明显的疗效优势,P值均<0.05.结论 红外偏
目的:通过对3例不同类型的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的诊断,完善EB的诊断流程.方法:运用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及基因检测分析3例EB患者,并对其家系进行调查.结果:①例一1岁,例二9岁,例三2月,3例患者均为出生数天后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反复水疱、大疱、糜烂(图1);②例一胞姐曾有与其类似临床表现,14岁死于败血症,其余2例患者
目的:探析问题式教学在皮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皮肤科本科的护理实习生5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实施问题式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式教学.1个月后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结果:实验组的考试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问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有效的提升学习成绩,值得在皮肤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
病史:患者男,43岁.肛周、会阴胀痛15天,溃疡13天.查体:体温39.5℃,脉搏110次/分.皮肤科查体:会阴区明显红肿,皮温升高,阴囊下半部可见一直径约10cm大小深在性溃疡,其上可见脓性分泌物,其中央见拳头大小坏死组织脱出.肛周轻度红肿,可见数个外生性痔团样结节.溃疡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沟肠杆菌.盆腔CT:会阴、肛周及睾丸区皮肤软组织肿胀伴皮下积气,双侧睾丸区积液;扫及下腹盆部脂肪间隙肿胀模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单独或联合阿维A治疗覃样肉芽肿(mycosisfungoides,MF)的疗效.方法:61例ⅠA期一ⅡA期M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照射组31例,应用NB—UVB单独照射;联合组30例,NB—UVB照射联合阿维A治疗.结果:平均治疗时间4个月,照射组例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3例,无效7例;联合组30例中,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2例,无效4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对带状疱疹辅助治疗效果.方法:严格按照那如何排除标准,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对照组给予口服泛昔洛韦片、维生素B1、消炎痛、维生素B12等;并辅以半导体激光理疗,黄连炉甘石洗剂外用.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予口服黄芪颗粒.观察时间为10天,每天观察记录受试者症状和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方法: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或消退≥90%;疼痛基本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疼痛明显减轻;
目的:观察果酸联合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治疗面部毛周角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果酸联合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治疗面部毛周角化,包括果酸活肤治疗及日常治疗过程.选取2014年6月~ 2015年2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面部毛周角化患者.临床资料:38例面部毛周角化病,符合相关文献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0 ~ 35岁,平均为26岁,病程3 ~ 20年,平均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