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以不稳定的情绪调节、冲动控制、人际关系及自我意向为特征的轴Ⅱ类精神疾病。童年创伤与不安全依恋是BPD的重要发病因素,不良的情绪调节方式与童年创伤和不安全依恋有关,本研究拟探索BPD的危险因素,并综合分析童年创伤、不安全依恋、不良情绪调节方式和BPD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有1043名大学生和650名心理科临床患者完成了边缘性症状清单(BSL-23)、人格诊断问卷(PDQ-4+)、童年期创伤问卷(CTQ)、依恋方式问卷(ASQ)、认知性情绪调节方式问卷(CER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状态焦虑量表(SAI)。根据PDQ-4+的划界分将被试划分为BPD阳性组与BPD阴性组,在大学生和临床样本中分别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各量表得分上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探索BPD的危险因素。将CES-D得分、SAI得分及相关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使用M-Plus7.4在大学生与临床样本中分别进行路径分析,构建童年创伤、不安全性依恋、不良情绪调节方式与BPD症状严重程度相互作用的模型。结果:(1)在大学生与临床样本中,BPD阳性组的BSL-23、CTQ、ASQ不安全依恋分量表、CERQ不良情绪调节方式分量表、CES-D及SAI得分均显著高于BPD阴性组(p<0.05);(2)大学生中,主观社会地位、焦虑抑郁、童年情绪虐待、不安全性依恋(需要赞扬与关系性多虑)、不良情绪调节方式(自责和灾难化等)均为BPD的危险因素(p<0.05);(3)临床患者中,低教育程度、焦虑抑郁、童年情绪虐待、不安全性依恋(关系性多虑与关系次要化)、不良情绪调节方式(责怪他人)均为BPD危险因素(p<0.05)。(4)在大学生及临床样本中,控制焦虑抑郁水平与相关人口学变量后,以下路径均达到显著水平:童年创伤→BPD、童年创伤→不良情绪调节方式→BPD、童年创伤→不安全依恋→不良情绪调节方式→BPD(p<0.05)。结论:(1)童年创伤、不安全依恋与不良情绪调节方式均是BPD的危险因素;(2)不良情绪调节方式部分中介童年创伤对BPD症状的影响,不良情绪调节方式完全中介不安全依恋对BPD症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