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找出四方体的置钉安全区.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探索针对四方体骨折的多种内固定钢板及单一重建板不同的固定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上,以期初步解决这一临床难题.材料与方法:沿着髂耻线向下逐层横切半侧骨盆,标记各层髋臼缘与四方区的垂点.将半侧骨盆重新拼装,沿着标记的各垂点,画出髋臼在四方区上的投影.沿着该投影,画出三条切线X,Y,Z.其中,切线X平行于髂耻线;Y垂直于髂耻线;Z平行于坐骨体的后缘.我们定义D1为切线X与髂耻线的距离,D2为切线Y与骶髂关节的距离,D3为切线Z与坐骨体后缘的距离.使用卷尺及游标卡尺测量决定置钉安全区的关键参数D1、D2、D3.为了减小此步骤的误差,所有测量工作由同一个人操作(孙云).通过对20个半侧骨盆标本的测量,确定了四方区内置钉的安全区.在此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针对四方体骨折的多种内固定钢板及单一重建板不同的固定方法.部分固定方法应用于8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果:D1,D2和D3的测量结果分别为50±1.6mm,30.8±2.9mm和12.4±1.2mm(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四方体骨折均在改良stoppa入路下予以钢板螺钉系统固定.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8.9个月.手术距受伤的时间平均为6.7天(1-10天).手术复位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估.术后X线片未发现骨折有再移位.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系统.术后无患者出现感染,1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Brookers分级Ⅰ~ Ⅱ级).结论:四方区内存在置钉的安全区.此研究能够为涉及髋臼窝的四方体粉碎性骨折的钢板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我们在8例患者中使用了部分设计的钢板螺钉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