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抗狄斯瓦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2012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hg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已蔓延至世界各地,给养蜂生产带来巨大挑战,被认为是世界养蜂业的主要威胁。因此,抗螨机制的研究和抗螨蜂种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掌握蜜蜂的抗螨机制则是成功培育抗螨蜂种的前提条件。本文从行为、生理及分子机制等多个不同角度对国内外蜜蜂抗狄斯瓦螨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尤其是从分子水平研究蜜蜂的抗螨机制对选育抗螨蜂种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利用分子遗传辅助标记筛选方法和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并结合传统的育种手段成功培育出具有抗螨性能的优良蜜蜂品系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2011年蜂胶市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蜂胶市场环境有所好转,但打假尚未形成长效机制;蜂胶原料量少质劣,状况堪忧;非保健食品的假冒伪劣蜂胶产品仍是监管盲区;蜂胶的研究开发得到加强,一些瓶颈技术取得突破。然后对2012年蜂胶市场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本文首先从蜂产品质量低劣、蜂群产量不稳定、蜜源植物锐减、生产成本及产品价格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养蜂业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然后指出,应该关注我国蜂农生产,促进蜂业发展,从而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
通过对北京市蜂农专业合作社基本现状和取得成效的介绍,提出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根据《北京市蜂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积极扶持养蜂合作社、蜂业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在维护蜂农利益、产销衔接、技术培训等方而的重要作用,以促进北京市蜂农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也是蜂产品生产大国,但我国蜂蜜质量却落后于世界,虽然2010年10月下旬,央视曝光了蜂蜜质量低劣的新闻,时隔1年多了,却并无好转的迹象,现在某些蜂蜜的收购价几乎和白糖销售价不相上下,这种不对称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养蜂业的发展,按质论价,生产高质量蜂蜜,促使蜂农生产高质量蜂蜜是当务之急,也是目前改变我国蜂业的唯一出路。
2011年我省养蜂生产总体形势较好,全省蜂群数量稳定增长,蜂蜜产量增加,蜂产品价格上升,蜂农收入稳步增长。全省存栏蜜蜂125万群,生产蜂蜜3.6万吨、蜂王浆380吨、蜂花粉380吨,养蜂产值超过5.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蜂群增长4.17%,蜂蜜增加12.5%,养蜂产值增长35%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蜂业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对2012年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渡过困难的局面进行了探讨,从企业发展方向、诚信经营、产业文化、区域联合、品牌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研技术的发展,对蜂产品的品质及形式种类的需求也有所改变,巢蜜作为天然蜂产品的种类之一符合目前消费者返璞归真、崇尚天然的消费理念。本文从巢蜜生产及销售进行分析,认为国内应尽快发展巢蜜市场,促进蜂产品优质高价的形成。
中蜂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土生土长,历经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上世纪60年代以来,它面临西方蜜蜂的激烈竞争和病虫害的严重考验,而仍能恢复发展,不失其存在的价值。历史足以说明,中蜂仍是华南地区难以取代的优良蜂种。广西目前有中蜂30万群左右,山区、平原均有分布。由于中蜂个体小、产量低、布局分散,群众养殖规模小,横向对比效益低,群众饲养中蜂积极性逐年减弱。但中蜂也有其优势,如蜂蜜品质好、
蜜蜂产业是平湖市传统特色产业,2010年全市蜜蜂饲养量7400群,年产蜂蜜222吨、蜂王浆51.8吨、花粉37吨,年总产值722.98万元。蜜蜂授粉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更是一项农牧结合、农业增产提质的有效措施。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在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生态、经济效益明显,被誉为“农业之翼”、“空中农业”和“生态农业”,但我国还处于示范应用和推广探索阶段。近年来,我市在新埭、新仓、乍浦等乡镇探索推广蜜
本文提出了以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指标的蜂蜜真伪鉴别新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不同来源蜂蜜中的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研究了不同储存条件下蜂蜜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掺入不同比例大米高果糖浆的蜂蜜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蜂蜜中均能检测出β-葡萄糖苷酶活力,而大米高果糖浆中检测不到该酶活力;不同浓度油菜蜂蜜分别在-18℃、4℃、室温、30℃下储存11个月,随着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