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PD)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S.p)的耐药情况,以期为临床工作者诊断及治疗儿童IPD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4例IP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临床分离259株S.p的药敏结果,总结IP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分离S.p的耐药情况.结果:(1)本组IPD患儿中男女比为1.35∶1;2岁以内22例,2-
【机 构】
: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儿研所呼吸病学研究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医科大学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PD)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S.p)的耐药情况,以期为临床工作者诊断及治疗儿童IPD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4例IP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临床分离259株S.p的药敏结果,总结IP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分离S.p的耐药情况.结果:(1)本组IPD患儿中男女比为1.35∶1;2岁以内22例,2-5岁21例,5岁以上11例;春季起病15例,夏季4例,秋季19例,冬季16例;诊断为脓毒血症32例,脑膜炎20例,胸膜炎14例,骨髓炎2例;54例患儿临床上均有发热表现,中高热为主;44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36例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42例出现C反应蛋白增高;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次为万古霉素.(2)54株侵袭性S.p青霉素不敏感率达59.26%(耐药率为42.59%);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对阿莫西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P<0.01);205株非侵袭性S.p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达85.37%,明显高于侵袭性S.p(P<0.01).结论:IPD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冬春季发病率高,夏季发病率低;IPD患儿临床表现多样,脓毒血症最常见,其次为脑膜炎;重庆地区IPD患儿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次为万古霉素;侵袭性及非侵袭性S.p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很高,非侵袭性S.p明显高于侵袭性S.p(P<0.01).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单纯泌尿道感染(UTI)和肾病综合征(NS)合并UTI菌群、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差异.方法:收集单纯UTI与NS并发UTI患儿的临床资料和中段尿培养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单纯UTI患儿中,有症状者35例(79.55%);NS并发UTI患儿中,有症状者31例(59.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UTI患儿中共培养出44株病原菌,NS并发UTI患儿中共培养出53株病原菌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38儿童外伤性截肢治疗过程为儿童截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分析总结儿童外伤导致肢体坏死截肢患者38例,根据MESS标准≥7分建议行截肢术,同时处理皮肤,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折以及泌尿肛直肠外伤以及颅脑外伤,二期残端修整,术后佩戴假肢及心理干预等.结果:38例病人在经过序列治疗后,全部存活,创面全部愈合,骨折全部愈合,佩戴假肢,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正确处理创伤性截肢在对严重毁损
背景: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是导致危重症手足口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目的:探讨NPE发生时血管紧张素Ⅱ系统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于NPE的干预作用,从而为临床防治NPE提供新的突破口.方法:采用小脑延髓池注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诱发家兔NPE模型.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分为正常组、NPE组、依那普利拉组(Ena组).Ena组造模15min
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SP)对高氧暴露下早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 Ⅱ)的影响及其对SH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原代早产鼠AECⅡ,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高氧+SP组、高氧+SP+L703.606组.空气组和高氧组分别在21%和95%氧浓度中暴露24 h,高氧+SP组于高氧暴露前加入SP 1 ×10-8mol/L,高氧+SP+L703.606组于高氧暴露前加入SP 1×10-8
降低儿童死亡率是提高中国人口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的重要决策,也是中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为揭示儿科死亡病例的规律及特点,进一步降低儿童死亡率,本文就酉阳县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三年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住院病例主要死因构成,以便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提高儿科医疗质量,降低医院内小儿病死率,为做好儿童保健及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儿童死亡率与发病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浓度水平的变化,探讨手足口病不同临床型细胞因子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1年12月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62例的临床资料及血标本;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4岁11个月,平均年龄1.56±0.89岁;普通组20例,重症组20例,危重症组22例,对照组22例.对各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细胞因子等进行比较,并对重症病例发生的危险
目的:探讨儿童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 6例儿童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和转归.结果:本组16例病例中均为非艾滋病患儿,血液系统疾病7例,肾脏疾病5例,幼年皮肌炎1例;坏疽性脓皮病1例;联合免疫功能缺陷病1例;高IgM血症1例.14例长期应用激素或化疗药等免疫抑制剂,仅1例联合免疫功能缺陷病未用免疫抑制剂.临床表现:缓慢起病,病史长,在
目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间歇低氧幼鼠模型,揭示内质网应激在慢性间歇低氧幼鼠记忆损害机制中的作用,阐明OSAHS儿童认知功能损害机制.方法:74只SD幼鼠随机分为8组:慢性间歇低氧2周(2IH)和4周组(4IH)、空气模拟对照2周(2C)和4周组(4C)、Salubrinal 2周(2SAL)和4周组(4SAL)、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发病现状及其临床-放射-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来自17家医院的ILD病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的病原学检查,以及血清学的免疫抗体检查,所有病例均进行胸部高分辨CT检查,所有病例均进行肺活检,由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以及病理科医生进行多次讨论,对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