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车辆到站时间可靠性分析方法

来源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交车辆到站时间可靠性影响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乘客乘车舒适便利性。论文阐述公交到站时间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提出公交到站准时性和车头时距均匀性,设计三类公交到站时间可靠性指标及计算公式,讨论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针对现阶段各城市实际情况选取车头时距稳定率作为分析指标并说明其计算流程,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块。运用该方法分析常州市BRT线路车辆到站情况,探究到站时间可靠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较大的线路长度、拥堵的交通状况、过小的平均车头时距及较大的客流量均会降低公交到站时间可靠性。该方法可为城市公交规划以及公交线网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对历史街区的利用,就是要发挥它的城市职能和街区功能,保护利用就是从城市和街区的角度综合考虑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确定街区的用地和使用功能,包栝保持原有使用功能和调整与转换街区功能两种功能使用类型,保持历史街区的原有使用功能对其保护更为有利,这意味着对街区做最小的变动,能很好的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形态,当然,为了适应现代生活方式,改善街区人居环境,需要对街区进行一定的整治与改造,包括居住人口的调整
以宁波慈城古县为例,提出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与原则下,对史文化名城内核心保护区的历史遗存采用”部分经营权转让”的片区整体开发模式,确定不同类型片区的特色与定位,提出相应的经营模式建议,给予差异性规划控制要求,从而较好的促进历史遗存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的同步协调发展。
创意产业在发展初期就十分依赖于规模效应和聚效应,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发展特征。本文阐述了长沙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引导长沙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提出了相关规划对策。
本文通过沙湖及用边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研究,指出城市设计应从基地场所特征出发并与之相融合,城市设计应关注城市空间的公共性,以及人在场所中的感知与运动,不断有人、人的活动、事件、记忆填充它,使之日益丰满、沉淀、深厚。城市应该是搜集时间的机器也是保留记忆的场所。
为实现利用Internet自带的客户端浏览器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的目的,设计并实施了新型web网络服务器化远程测控系统。系统中测控设备内嵌嵌入式web服务器,既能自身作为测控终端直接采集数据,又能通过CAN总线与其他测控器进行组网,实现类似网关的功能。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嵌入式web服务器模块、测控器模块以及其接口模块设计与实施。软件设计主要选用Linux操作系统和嵌入式web服务器Boa实现CG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电子与通信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视频图像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工程实现的效率。本文设计了基于飞思卡尔MC9S12XSl28单片机及OV6620数字摄像头的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了无线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及图像显示。文中针对图像去噪处理功能,对相应的图像滤波算法进行了阐述。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图像监测的需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是实现创新规划理念自上而下层层传导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剖析既有控规在确定土地开发强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充分借鉴国内外在交通承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构建了控规中交通承载力分析的主要技术框架,对控规阶段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高新区部分片区控规案例,应用交通承载力测算方法,分
山地资源型城市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发展,导致水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在城乡总体规划中应就存的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以武安市为例,通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确定城乡发展的合理规模和环境容量,为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城市规划是政府掌握的为数不多但行之有效的重要公共政策,它能高效地将经济社会发展自觉的意图综合反映在空间环境建设上,促进空间秩序的优化。本文通过公共政策属性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改革要求,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式规划”理念,提出基于公共政策属性考虑的规划编制的工作方式改革方向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城市规划是典型的公共政策范式,技术性只是他的次要属性,本文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反思城市规划的问题,为人们认识城市规划
我国的北方地区有许多具有典型寒地气候特征的城市,在城市建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空间环境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应该受到规划设计者和城市建设管理者更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寒地城市特征分析、国内外相关城市建设方法经验借鉴以及规划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就如何营造寒地城市的宜居空间进行了初步归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寒地城市宜居空间营造的方法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