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难情境体验--山西科技馆展品活动辅导教案开发

来源 :2015(河南·郑州)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wor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活动基于山西省科技馆常设展厅儿童科学乐园地震避难小屋而开发,面向3~7岁学龄前儿童而设计开发,分为答题环节与实践环节两个阶段。同时参与者也不仅仅是小朋友,还有家长也作为重要的角色参与。这是一场地震演习,也是一次学习地震相关知识的好机会。众所周知,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属于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危害巨大,会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对学龄前这些比较脆弱的生命,所以,对孩子的避震教育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本活动教案是针对"提水装置"知识点,基于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儿童乐园戏水乐园展品,面对3岁以上儿童而设计,教案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以"探索"的形式开展,为参与者探索
  本展品辅导方案是针对"万有引力"知识点,基于山西科技馆宇宙与生命展厅宇宙展区牛顿怎样研究宇宙展品,面向高中学生而设计开发,方案采用了情景式教学方法,以角色代入的方式,让
  本教案针对岭南科技上下5000年的发展历程中,最能体现"海纳百川、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岭南特色的展示内容,向青少年进行爱科学、爱家乡、勇创新的教育。教案与广东科学中
会议
  本活动教案是针对"废弃物品处理与再利用"知识点,基于山西科技馆机器与动力展厅第三次工业革命展区再生材料世界展品,面向小学生而设计开发的,教案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我们以一
  本活动教案是针对科普剧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基于山西省科学技术馆自编自导自演的科普剧"超市奇幻夜",面对6岁以上爱好表演的儿童而设计,教案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以"
  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本案例是以中国科技馆科技与生活D厅机械之巧展区"惊奇传动比""铿锵锣鼓""竞争与合作"等展品为基础,面向小学生开发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利用科普小推车的形式,通过向观众
会议
  本活动教案是针对"表面张力"知识点,基于吉林科技馆力学世界展区超级肥皂膜展品,面向初中学生而设计开发。活动以肥皂泡为基础开展,提出问题"泡泡为什么是球形的",并让学生亲
会议
  本活动教案是针对"普氏摆"知识点,基于吉林省科技馆感知与错觉展厅普氏摆这一展品,面向初中学生和科普爱好者而设计开发。教案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实验"的形式开展,为
会议
  本活动教案以眼见是否为实为主题,基于广东科学中心实验与发现展馆的傅科摆、摆长最重要2个展项,面向初高中学生而设计开发。教案以开放式、启发式和实验探究式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