钌二亚胺类配合物金属中心手性构型光致翻转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ck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钌-二亚胺类配合物Δ/Λ-[Ru(diimine)2(L-ser)]+(图1)的电子圆二色谱(ECD)及其光照下金属中心手性构型的翻转机理进行了研究。其中,二亚胺(diimine)类配体为邻菲罗啉(phen)和联吡啶(bipy),L-ser为L-丝氨酸。为了明确此类配合物的手性起源,我们在第一性原理基础上对其水溶液中低能构象的ECD谱进行了理论解析。计算谱的带形和数目与实验谱吻合(比较示例如图2),表明计算方法合理。实验表明[1],光照下phen体系的金属中心手性构型可从Δ-型自发翻转为Λ-型,而bipy的手性构型则可从Λ-型翻转为Δ-型。为了理解手性构型的这种自发翻转机理,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对构型翻转所涉及的可能过渡态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振动频率分析及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确证了过渡态与相应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述构型翻转存在两个可能的反应通道,分别涉及菱形和三棱柱形过渡态。对于phen体系,两个通道的能垒分别为46.7和54.0 kcal/mol,而对bipy体系则分别为46.0和55.5 kcal/mol。显然,常温或不太高的温度下,手性构型的自发翻转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分别研究了两个体系在光照下处于低能的单重和三重激发态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单重激发态的势垒仍然很高,但在三重激发态的势能面上有关反应的能垒很低,如phen体系的两个翻转通道的能垒分别为5.6和11.9 kcal/mol。因此,我们认为其金属中心手性构型翻转的机理为:光照下体系被激发到第一单重激发态,经无辐射的系间跨越转移到其三重激发态上,构型翻转后回到基态。这一研究对理解有关配合物的手性转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西南地区铁路沿线地质地貌较复杂,牵引变电所大多建于岩石地质结构的地区,其接地电阻远达不到安全要求。通过现场勘察,分析垂直接地极的布置位置、长度、材料等对接地网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NSCLC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培美曲塞、卡
中国悠久的养羊历史伴生了悠久的羊文化,这是拓展羊产业多功能性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对于羊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羊"字的美好寓意、羊促进了中华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
为了真实的模拟果树枝干形态,提出形态特征信息和参数L系统相结合的果树枝干可视化方法。以梨树的树体结构为研究对象,提炼其相关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生态生理等特性变化;应用
针对RBF网络的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并行PSO算法的RBF网络建模方法。其中,隐层单元数由一系列随机产生的整数训练得到;中心向量从输入样本空间内随机选择。随后,通过误差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