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脾脏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细胞表面特征分子表达情况.MTT法测定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后,不同数量MSCs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MSCs对T细胞分泌IFN-γ、TNF-α、IL-4和IL-10水平的影响.FCM检测MSCs对脾脏
【机 构】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科研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 处】
:
第八届全国“体外诊断学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阳普医疗杯”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博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脾脏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细胞表面特征分子表达情况.MTT法测定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后,不同数量MSCs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MSCs对T细胞分泌IFN-γ、TNF-α、IL-4和IL-10水平的影响.FCM检测MSCs对脾脏T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数量MSCs作用后,脾脏T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l),而且MSCs比例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P<0.01).经MSCs作用后,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而分泌IL-4和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且这种作用随MSCs比例的增加而增强(P<0.01).MSCs能够抑制在体外培养过程中T细胞的自发凋亡.结论:MSCs能够抑制T细胞增殖反应,该作用可能与MSCs改变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有关,但与诱导T细胞凋亡无关.
其他文献
调查具有GER症状人群用药特点,长期用药的种类及比例,及治疗满意度等;分析GERD合并功能性肠病(FBD)时对治疗满意度的影响;并比较近年来GER人群服药种类及治疗满意度的变化.
本文采用前瞻性方法收集患者资料,对照数据库中的健康志愿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通过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等方法评价小型食管裂孔疝(<3cm)对胃食管返流病患者食管动力的影响,旨在为此类患者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新的信息。
本文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于某院诊为GERD,并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患者的食管体部测压进行回顾性重性分析。结果发现,食管体部蠕动减弱是GERD患者的常见表现,并可能与食管外症状相关,其中EGJ为2型及3型者体部蠕动减弱更为常见。一小部分患者存在食管体部蠕动增强和IBP增高,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回顾性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1-2011年间符合NVUGIB临床诊断标准的627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因构成、临床表现、药物费用及预后,分析影响死亡、再出血及药物费用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61岁、收缩压>100mmHg且脉搏>100次/分、未行胃镜检查、输血治疗;再出血与临床症状为呕血、输血治疗及进行过内镜下治疗有关。
目的:通过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和心理测试评价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可能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53例功能性便秘和2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研究.本研究利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全结肠通过时间及结肠节段通过时间,并计算传输指数,根据结肠通过时间及传输指数进行传输分型.应用荷兰MMS公司生产的高分辨多通道消化道功能监测仪(UPS2020)灌注测压系统,采用标准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检测肛门直肠运动
本文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对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IBS-D患者,由药品管理员按照入组顺序,根据随机信封的药物编码,制作并发放相应的研究药物.试验组予以肠安Ⅰ号方,150ml/袋,3/日;对照组予以安慰剂,150ml/袋,3/日,疗程均为8周,评价中药汤剂肠安Ⅰ号方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肠安Ⅰ号方治疗IBS-D临床能够明显降低IBS-SSS
本文通过对STC患者肠道主要细菌和真菌的监测,探讨STC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状况.结果表明,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减少,肠球菌属数量增多,肠杆菌、念珠菌、丝状真菌数量无明显异常。
目的:探讨外源性IL-18基因转染大鼠9L胶质瘤细胞后对其体外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形态;用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外源性IL-18基因转染大鼠9L胶质瘤细胞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转染后细胞增殖减慢;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分布分别为G1期:35.7%±2.33、59.7%±2.02,G2期:15.8%±2.1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4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总共4949株,按照统一方案,在各监测点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CLSI2010版标准判读,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33.6%和35.4%.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62.1
目的:介绍一种培养艰难梭菌的新方法一富集芽孢培养法,并与传统培养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收集的116份粪便标本,先经PCR方法检测毒素A和B,阳性标本再分别应用传统法和富集芽孢法进行培养,可疑细菌通过API20A试剂条进行生化鉴定,并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种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16份标本中有20例PCR毒素A和(或)B阳性,阳性率为17.25%.20例标本再分别培养,传统方法培养出8例,检出率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