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鸵鸟生产成本

来源 :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cs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行各业都试图寻找更多的途径来降低生产成本,农民更是如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民按照合同定单为加工企以及全球的超市提供的农产品(谷物、水果和家畜)等明显增加。这对帮助降低成本有许多好处。首先,是生产者、加工者和市场形成了合作的伙伴关系。本文将就生产者与加工企业的伙伴关系为什么是降低鸵鸟生产成本以及提高鸵鸟产品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初步测定鸵鸟精液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鸵鸟精液是乳白色略有腥味不透明的液体。鸵鸟的射精量为0.1 7--2.05ml(平均为0.95m1),精液PH6.7--7.5(平均7.0),精子密度为15.7--48亿/ml(平均为51亿/ml)原精液精子畸形率5.09%--13.5%(平均为9%),精子活率范围0.78--0.92(平均为0.88)。通过对鸵鸟精液用不同稀释液稀释后低温保存效果此较研究
对15只体况较好的黑颈公鸵鸟分别用电刺激法、按摩法、假阴道法进行采精。电刺激法和按摩法属于强制采精,获得的精液品质较差;而假阴道法采精效果较好,而且对鸵鸟的刺激较小,精液品质优良。试验表明,在对雄鸵鸟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教之后,利用台鸟,采用假阴道法采精是简单可行、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
红颈鸵鸟的蛋重、蛋壳重、蛋壳厚度分别比黑颈鸵鸟重81.8g、15.45g和厚0.1 mm;红颈鸵鸟种蛋在同一湿度下,出雏时间比黑颈迟12小时,孵化温度提高0.2 可与黑颈种蛋同步破壳;需要助产率为1 5-20%,种蛋在80-85%自动出壳之后存下来未啄壳的进行检查判定助产打孔的位置:(1)胎位正的弱胎在钝端气室阴影处打孔;(2)胎位不正,必须寻找胎儿喙的部位决定打孔的位置;(3)找不到胎儿喙的位置
种鸟饲养管理在诸多生产环节中可喻作龙头,龙头不举,整个龙身就不会活络。本文现结合几年实际操作积累的经验,谈点浅见。指出鸵鸟系谱档案的建立是搞好生产各环节管理的首要前提;确保高产核心群管理的思路;建立科学的淘汰机制;规律性的培育后备种鸟,保证种群生产性能的最优化。
蓝颈鸵鸟是非洲鸵鸟的主要品种之一,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养殖鸵鸟品种之一,因其体型比黑颈鸵鸟大,肉及皮张产量高和生长速度快(9~10月龄即可达到屠宰要求)而受到养殖者的青睐。但在养殖上仍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其中育雏、饲养与疫病防治是当前制约鸵鸟养殖的主要问题。另外,指导鸵鸟口粮配制的饲养标准及饲料营养价值,多数是参考其它家禽(特别是火鸡)的资料而拟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了解鸵鸟的解削特点。本文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带动了分子育种学的兴起,结合鸵鸟育种工作的现状,本文讨论了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育种和分子进化在鸵鸟遗传育种工作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分子遗传学在鸵鸟遗传改良中应用的重要性。
非洲鸵鸟引进养殖以来,发展很快,除西藏,青海外,各地都有分布,我国幅缘辽阔,各地的气候差异大,非洲鸵鸟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亦不相同,因此,探讨非洲鸵鸟在各地的产蛋规律,有助于发挥鸵鸟最大生产力。这也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本文仅就非洲鸵鸟在广东省江门地区十年的产蛋情况进行总结,试图探讨鸵鸟产蛋的规律性,为鸵鸟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本研究利用皮肤植块法建立了鸵鸟胚胎成纤维细胞系,并进行了传代,冻存,复苏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传代试验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表明,鸵鸟胚胎成纤维细胞系可在体外存活7~8代,且保持核型正常,而且,细胞冻存和复苏对核型也没有显著影响,从而证明,保种利用体外培养的体细胞是可行的。
微卫星标记广泛用于许多动植物的遗传作图、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及系谱检测等研究中,而鸵鸟(Struthio cameius)的微卫星位点非常有限。构建了一个富集CA重复的微卫星文库。用PCR法筛选该富集文库的603个克隆中得到499阳性克隆。设计的90对微卫星引物中有61对引物在17个不相关的鸵鸟个体中检测出多态。这表明分离的新的多态微卫星位点将对鸵鸟遗传作图、系谱检测以及研究鸵鸟与其它物种间的进化
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原理确定了非洲鸵鸟生长曲线方程参数,并对方程进行了拟合,建立了非洲鸵鸟生长曲线方程。估测出非洲鸵鸟生长终极体重为108.69kg,达到最大体增重的时间为204.49天。为今后非洲鸵鸟在我国开展选育和科学饲养、适时出栏屠宰提供了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