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急性和长期大强度运动均可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上升,即发生运动性免疫抑制(EIS)。EIS的调理有营养性和非营养性调理。但由于安全剂量、兴奋剂风险、技术与费用等问题,这些手段难以推广应用。本研究以六周递增负荷训练诱导大鼠EIS,选择不同剂量的低强度激光为干预手段,通过动态、多层次的免疫学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低强度激光对EIS的调理效果。研究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104只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小剂量低强度激光治疗组、大剂量低强度激光治疗组。运动各组进行六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第1周速度10 m/min;第2周速度20 m/min;第3周起每周速度递增5m/min,至第6周为40m/min;30min/day,6days/week)。激光治疗组采用氦氖激光鼻腔外照射(1次/训练日,2一min/次)。小剂量治疗组(1W,6.8J/cm~2),大剂量治疗组(2W,13.6J/cm~2)。分别于训练前及2、4、6周末,采集动脉血检测血常规、补体、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并对胸腺、骨髓、脾脏等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研究结果:六周递增负荷训练可有效诱导大鼠产生EIS,呈现训练初期(2周末)的"暂时性"EIS和训练后期(6周末)的"累积性"EIS。累及循环血中的免疫细胞数量、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促炎和抗炎因子平衡,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织形态等。小剂量低强度激光鼻部照射对EIS的发生发展持续产生抵抗,循环血免疫细胞数(T、NE、LY)、细胞因子量(TNF-α、IL-10)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改善;骨髓、胸腺的微观结构改善。大剂量低强度激光鼻部照射在训练初期对EIS调理效果明显,训练末期效果减弱,部分指标出现负性改变。循环血炎症细胞(WBC、NE)、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量(ICAM-1、IL-4、IL-10)、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改善,而循环血RBC、HGB、CRP、TNF-α等呈负性改变。研究结论:低强度激光鼻部照射可改善机体的整体免疫功能,以小剂量效果为佳。小剂量照射对暂时性和累积性EIS均有良好效果,尤以对累积性EIS。大剂量照射对训练初期的暂时性EIS调理效果显著,照射疗程延长则出现明显的累积效应和抛物线效应,调理效果下降,甚至出现负性改变。因此,照射方案应综合考虑照射剂量、疗程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