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了解台湾地区学龄儿童之家庭文化环境现况,参考Caldwell与Bradley(1984)所编制之「家庭环境评量表-儿童中期版(The Middle Childhood Version of The Home Observation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nvironment(MC HOME)」,共抽选12所台湾地区国民小学,施测一、三、四和五年级之学童并依中文与文化特性进行修订,同时进行信、效度之检验。首先依据黄世琤(2006)翻译之家庭环境评量表-儿童中期版-中文版,共计59题,8个分量表,采用二元选择方式施测,勾选是或否,回答是者代表家庭有提供这项必需的东西,否者代表无。共收集有效问卷1887份。删除了因素负荷量较低或不易归类的5个题目,最后重新调整为9个因素。新量表共有54题,第一个向度有7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8.174%,命名为「家人参与发展刺激经验」,如:「父母协助小孩发展运动的技能—骑脚踏车、溜冰、滑冰、打球等」。第二个向度有11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6.539%,命名为「提供主动刺激」,如:「过去一年中,家人曾带小孩或安排他们去科学、历史或艺术博物馆等相关活动」。第三个向度有7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5.656%,命名为「自然环境方面」,如:「住家内部环境不阴暗或单调」。第四个向度有8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5.317%,命名为「成熟促进」,如:「父母会介绍来访者给小孩」。第五个向度有7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4.696%,命名为「照顾者情绪与反应」,如:「鼓励小孩自行阅读书籍」。第六个向度有4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4.130%,命名为「父母亲调查」,如:「除了2-3周的度假、母亲生病、祖母来访等,小孩在生活上主要与父母在一起」。第七个向度有4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3.311%,命名为「家庭气氛」,如:「过去一周中,父母没有对小孩发脾气超过一次」。第八个向度有3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3.010%,命名为「成长与教养物质与经验」,如:「小孩有书桌或适合阅读与学习的地方」。第九个向度有3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2.560%,命名为「家庭规范」,如:「对小孩来说,家庭里有相当规律且可预测的日程时间表」。新量表可解释的总变异量为43.393%。适合6-10岁儿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