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鸡蛋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消费者的健康关系密切.作者对影响鸡蛋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做了系统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鸡蛋安全生产中生管理者的培训与监督、制定弃蛋期规则、控制种鸡群的种质安全等关键点控制的主要对策.
【机 构】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郑州 450045
【出 处】
: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暨饲料饲草学分会2015年度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蛋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消费者的健康关系密切.作者对影响鸡蛋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做了系统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鸡蛋安全生产中生管理者的培训与监督、制定弃蛋期规则、控制种鸡群的种质安全等关键点控制的主要对策.
其他文献
由于长期的人口压力,我国农业生产一直以粮食增产为目标,这导致了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问题。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社会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农业的发展因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有机认证制度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并防止有机经营者之间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有机农业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在有机农业生产与加工领域,我国有机认证制度执行存在偏差。为了建立消费
联合梯田生态系统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由顶部的森林子系统、中部的梯田和村落子系统、下部的溪流子系统构成,保留了稻田养鱼、稻田养螺、稻田养泥鳅、稻田养鸭等多样的生态耕作模式,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联合梯田子生态系统有动物103种、植物有162种(不包括水稻)、常见的微生物14种。分布着丰富的野生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18种,省级重点保护的动物4种,梯田常年种植多样的水稻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尝试生态补偿制度,希望通过调整生态环境保护者和破坏者的利益关系,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和财政补贴为主要投资渠道、以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及其配套措施为主要形式、以各级政府为实施主体的生态补偿总体框架。应该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来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补偿主体确定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其分布广泛、为害严重且生态适应性强.昆虫是变温动物,气候变暖必然对其产生深刻影响.为明确亚洲玉米螟及其天敌在气候变暖条件下种群动态响应性变化,本文结合历史资料,通过田间调查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亚洲玉米螟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全年落卵时间延长,1代卵末期和田间终见卵
当前,如何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成为我国水产行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强调了我国建设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紧迫性,提出了可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并探讨了建立产地准出制度对推进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还深入分析了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对水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的强化作用.
本文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残留的氯霉素.实验结果表明,该快检法检出限为0.3μg/kg;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0%;对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对实际样品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仪器方法进行检测,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直观的特点,可作为筛选法对样品进行现场快速筛查.
对2015年3月下旬采集于乳山市4个海域的养殖太平洋牡蛎进行蛋白质、牛磺酸、锌、铁、硒、铜等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及砷、汞、铅、镉、铬等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发现,乳山市养殖牡蛎蛋白质含量9.67%~9.98%、脂肪含量2.4%~3.4%、牛磺酸含量6.90mg/g~9.04mg/g,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重金属元素含量远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去除内脏后,脂肪及所有重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
利用超声提取一气相色谱法调查了山东省沿海7地市养殖刺参中DDTs农药残留水平,并采用食品安全状态指数和危害残留物的风险系数评价了其潜在风险.采集的89个刺参样品中DDTs含量范围N.D.-82.4μg/kg(以湿质量计),均低于我国的农药残留限量(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亦低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最大残留限量.通过计算食品安全状态指数和危害残留物的风险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诺氟沙星(NFX)对日本鳗鲡混饲口灌后血液和组织中的含量变化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表明NFX以30mg·kg-1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日本鳗鲡后,吸收分布迅速,达峰时间(Tmax)、吸收(T1/2Ka)和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3.000h、1.012h和1.570h.消除也较快,消除半衰期(T1/2β)为15.267h,总清除率(CL)为1.315L·h-1
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了菲律宾蛤仔对养殖海水中阿特拉津的富集和消除规律.在水温20±1℃条件下,在阿特拉津浓度分别为1.0μg·L-1和、10.0μg·L-1和200μg·L-1的养殖海水中,菲律宾蛤仔中阿特拉津含量随所暴露浓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加,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菲律宾蛤仔对阿特拉津的富集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降低,而后浓度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5.2μg·kg-1、30.5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