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神经眼科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选出近5年(2009至2013年)我国神经眼科领域影响较大的十个研究进展,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视神经炎临床及基础研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系列研究,基本代表了我国神经眼科医师近几年的努力成果。但就影像在神经眼科的应用,远远超出了这些范围,更多的集中于视觉通路、眼球运动通路的解剖及功能改变的研究,由功能研究-精细解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眼科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选出近5年(2009至2013年)我国神经眼科领域影响较大的十个研究进展,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视神经炎临床及基础研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系列研究,基本代表了我国神经眼科医师近几年的努力成果。但就影像在神经眼科的应用,远远超出了这些范围,更多的集中于视觉通路、眼球运动通路的解剖及功能改变的研究,由功能研究-精细解剖-功能研究的不断进展中。
其他文献
目的: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 MD)又称为是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其病程多变,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其主要症状。病因机制主要有以下四种假说:(1)内淋巴水肿-压力学说;(2)膜性迷路压力增高导致潜艇膜炎症-破膜学说;(3)前庭器官膜炎时,内淋巴液所含的钾离子,混到外淋巴液逐渐损伤听神经,钾中毒学说;(4)前庭导水管和内淋
目的 采用峰值跟踪法进行脾脏动脉期CT增强扫描. 材料和方法 首先给被检者进行上腹部CT平扫,在平扫的图像中选择降主动脉与腹腔动脉交界处图像,在图像中的主动脉被标记为一个圆.给被检者注射对比剂,当降主动脉与腹腔动脉交界处CT值大于100HU,立即按下按钮进行CT扫描. 结果 61例脾动脉期动态增强CT扫描.显示动脉期肝的满意程度为100%.主动脉平均CT值为288. 结论 采用峰值跟踪法进行脾脏动
目的:以磁共振成像作为参考依据,分析256层iCT在左心室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3月行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平均年龄63.2±4.0岁,所有患者经冠脉CTA排除冠心病,并在行冠脉CTA检查后7天内,行3.0T 心脏磁共振检查,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未发生心脏事件. CT扫描方法:所有患者扫描前2分钟舌下含服0.5毫克硝酸甘油,并保证
目的:探讨容积DR摄影能否作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术后随访的常规、必要影像学方法. 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2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术后复查患者的容积D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侧股骨头均行手术14例,单侧手术7例.本组病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5岁至65岁,平均年龄57.9岁.本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有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患肢内收外展受限、腹股沟处压痛及
目的:成人烟雾病的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CTA)、MRA特征,旨在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 方法:36例烟雾病患者均行CT平扫和CTA、MRA检查,在ADW4.3工作站上做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对CTA及MRA的图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两种影像检查的共同点. 结果:本组病例均为成人,年龄为18~89岁,平均44.3岁.缺血型19例,其中3例表现为多发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后致死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因食管癌导致食管狭窄或食管瘘而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共98例,其中12例发生致死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大咯血,分析这12例患者大出血与其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狭窄程度、支架类型、支架置入或取出再操作的次数、是否联用放射治疗、是否合并食管瘘、是否系气管食管双支架置入等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致
目的 探讨高干体检QCT骨密度与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及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3月-2015年6月,461例体检者全部接受低剂量肺CT与定量QCT骨密度的检测,收集受检者有关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饮酒、糖尿病病史、胸部CT结果,及骨代谢生化结果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与正常组比较,其年龄与骨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06、1.19
目的:对比性研究低管电压肝脏增强CT迭代模型重建算法(IMR)与常规剂量CT扫描应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的图像质量. 方法:60例患者(平均年龄51.1±8.3岁,男38例,女22例,BMI21-28kg/m2被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各30例)进行对比增强肝脏CT扫描.A组动脉期采用低管电压100kV扫描,门静脉期120KV,而B组门静脉期采用低管电压100kV扫描,动脉期120kV.两组
目的:分析肝多发性血管瘤及合并肝癌或肝转移瘤的CT 表现,探讨螺旋CT 多期连续扫描在诊断上的优越性. 方法:21 例患者(16 例多发性血管瘤,2 例肝血管瘤合并原发性肝癌,3 例肝血管瘤合并肝转移瘤).按常规先对全肝进行平扫,然后于注射造影剂后30 秒、60 秒、2 分钟、5 分钟、10 分钟、15 分钟后进行肝脏螺旋扫描. 结果:21 例患者肝脏内病灶数共75 个.血管瘤病灶66 个, 其中
目的 探讨第三代双源CT基于ADMIRE迭代算法重建以及智能最佳扫描技术在头颅平扫中的应用,评价不同后处理方式对减轻后颅窝伪影方面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30例行第三代双源CT基于ADMIRE迭代算法重建头颅平扫的患者,根据初次检查及随诊复查时使用的不同扫描方案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管电压120kV,开启全自动动态实时射线剂量调控技术(CASE Dose4D)(参考电压120kV、参考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