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郊和郊区二氧化碳通量特征对比研究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北京城郊结合地区和郊区2009 年6 月至12 月通量观测资料,对这两个地区夏季和冬季典型晴天条件下的二氧化碳(CO2)通量的数值大小和日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顺义夏、冬季节的CO2 全天均为正值,呈“碳源”特征;且受植物光合作用以及冬季取暖的影响,夏季CO2 的昼间、夜间以及日平均值均小于冬季。小汤山夏季白天大面积玉米田地对CO2 的吸收作用显著,致使小汤山夏季日间CO2 总为负值,且白天植物对CO2 的吸收量超过夜间植物和土壤呼吸作用对CO2 的排放量,使得小汤山夏季总体呈现“碳汇”状态。冬季小汤山CO2 的产生仅来自土壤微生物呼吸,其值接近零。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基于省、市、县三级SDH宽带专网的高清视频会商系统的建设和网络优化设计及实施。重点对组网方式、策略路由及QoS保证进行了研究,通过网络优化使视频会议系统运行平稳,画质可靠,声音清楚。通过该系统可方便的举行省、市、县三级气象远程预报会商、业务培训、应急指挥等,提高了气象业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减少了会议开支。
利用亳州基本气象站1953~2010年58年雷暴观测资料,对亳州市雷暴随时间分布、变化 特点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亳州市雷暴时空分布的特征。
本文根据某烟花爆竹仓库的防雷需求,针对其具体情况,比较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三种措施的优缺点,旨在分析出最适宜的雷电防护方案。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对防灾减灾的需求的日益增加,人工影响天气规模也迅速扩大,飞机增雨成为大面积人影作业的主要手段。,采用数字高频无线组网通讯技术,能很好地满足飞机增雨作业中的通讯要求,避免了传统的模拟信号通讯过程中存在的通讯质量不高、通讯范围小、缺乏定位信息等问题。通过建立中继站组成数字高频无线通讯网络,可以扩大飞机增雨的作业指挥区域,实现跨区域联合作业服务。安徽省现已建成的数字高频
为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宿州市气象局加大对辖区内的连霍、合徐、泗许等高速公路的信息服务力度,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制作高速公路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产品,全方位做好气象服务。本文从设计思路、主要功能介绍、技术实现及技术难点几方面,全面介绍了高速公路信息服务系统。系统的实现是以现有的宿州气象网站为基础,开发语言为VB和ASP网页制作脚本语言,系统平台采用网页制作技术,构架上运用B/S
应用1971-2000 年华北、华中、华东各省1084 个站点的地面天气现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江南(31°N 以南)、江淮和黄淮(31°N-37°N)及黄河以北(37°N 以北)雷暴、冰雹、雷暴大风及降水时长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1971-2000 年雷暴、冰雹、雷暴大风和降水时长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雷暴和雷暴大风发生次数的年际变化波动较少,逐年显著减少;冰雹发生次数在1988 年以前
在资料比较稀少的山地冰川进行辐射收支研究对于揭示现代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以及冰川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祁连山老虎沟12 号冰川海拔5040 m 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2008 年10 月20 日至2009 年10 月19 日的辐射各分量年变化和平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年气温月平均值都高于冰川表面温度,大气是冰川的感热热源。受高海拔、云和地形的共同作用,老虎沟地区的太阳总辐射年总量达6
城市化过程与下垫面特征、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城市化的发展使自然地表不断被密集建筑群、街区道路、高架桥等所取代,改变了下垫面的状况,导致反照率、植被覆盖度、粗糙度及土壤湿度等下垫面属性的变化,从而会改变局地地气系统的水分和能量收支,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为了研究我国迅速城市化区-京津唐都市圈(38-41 °N, 115-120 °E)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变化对局地气温和
配合北京市朝阳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选取朝阳区1999~2010 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及2010 年02 月06 日~ 03 月09 日探空资料,对该区的污染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与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及浓度变化有重要影响地温度场、风场、大气稳定度等气象因子、原因和条件。结果表明:朝阳区地面多年平均气温为12.6℃;年平均风速为2.2m/s;午后13:00~16:00 时左右风速达到最大,到凌晨0
2011年7月6日夜间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强对流天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大风为主,主要影响北京北部地区,第二阶段以短时暴雨为主,主要影响北京东北部地区。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微波辐射计水汽资料、GPS 水汽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发现,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蒙古冷涡低槽背景下发生的。第一阶段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