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润滑理论及前驱膜模型分析液膜在斜板上的流动,得到接触浅失稳前液膜厚度场.结果表明,在液膜向前流动过程中,受重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紧靠接触线后端存在一个毛细峰,其高度与平板的倾角及前驱膜的厚度有关,初步分析表明,毛细峰是诱发接触线失稳的关键因素.
【机 构】
:
相变与界面传递现象实验室,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
【出 处】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润滑理论及前驱膜模型分析液膜在斜板上的流动,得到接触浅失稳前液膜厚度场.结果表明,在液膜向前流动过程中,受重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紧靠接触线后端存在一个毛细峰,其高度与平板的倾角及前驱膜的厚度有关,初步分析表明,毛细峰是诱发接触线失稳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目前氯酸盐产氧使用燃料加热分解的方法.用该方法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数种有害杂质.以往为抑制杂质产生而开展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过滤工艺、抑氯剂和催化剂的选择诸方面,缺乏对氯酸盐产氧剂在反应研究中的热特性研究.本文对氯酸钠产氧剂的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反应温度的差异揭示杂质产生的机理.同时,为验证利用微波加热代替燃料加热的可能性,对TE基模微波场中氯酸钠的热过程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氯酸钠在微波
采用低雷诺数小流量模型对高温粘性流体在水平管外壁面形成的液膜的流速、膜厚分布以及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采用柱坐标,对连续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无量纲处理,抓住影响问题的主要方面,得到附壁膜流速的解析表达式,根据液膜自由表面上的运动学边界条件,给出关于膜厚的一阶拟线性偏微分方程,利用特征线法求得了膜厚分布的数值解.采用集总参数法,求得了高温液膜的温度变化曲线.
本文在双频双对电极射频热疗的比吸收率和温度分布模拟计算在基础上,进一步模拟了当肿瘤组织附近存在大血管时温度场发生的畸变.在模拟中同时考虑大血管局部散热,毛细血管随组织温度的变化均匀散热,以及肿瘤区血液灌流量极低的特点.模拟结果表明,单个大血管引起的温度场畸变影响范围不大,但因局部温度梯度很高其数值仍不应忽视.若计及大血管的升温效果,热疗的整体温度水平将明显提高,高温范围也将显著扩大.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神经元电响应频率定量评价生物体热舒适性的方法和准则.利用Hodgkin-Huxley方程和Pennes生物传热方程描述神经元在瞬态温度场下的电响应特性,并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流换热系数、血液灌注率和组织导热率等参数对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元动作电位频率在等效温度发生0.1℃时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组合多个环境和热物性参数评价生物体热舒适性.
本文进行了外掠管束的表面传热系数的研究,按照能量守恒原理提出两种不同计算各排管的表面传热系数的方法,通过算例得出两组计算结果,分析了表面系数随管排数变化的规律.
解决制冷剂相与水相之间的传热传质问题是制冷剂气体水合物实用化的技术关键.借鉴纳米粒子有效增强流体传热传质的成果,本文研究了0~20℃内HFC134a气体水合物在不同质量比分纳米铜流体的生成过程.发现:随着纳米铜粒子浓度的升高,HFC134a气体水合物生成过程缩短;温度一定时,相对于简单HFC134a气体水合物,纳米流体中HFC134a气体水合物临界分解点以下分解曲线向较高压力区域偏移,临界分解点从
本文进行了液体CO在长度为0.5~5.9m,内径为0.7mm和2.0mm,入出口压差为2.2MPa和2.5MPa的毛细管内的质量流量及临界流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液体CO在毛细管中的质量流量随毛细管内径、入出口压差的增大而增大,随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结果同时表明液体CO在毛细管中产生了临界流现象,临界流随毛细管内径的增大而增大.在实验基础上回归了适用于本实验条件的液体CO在毛细管内的质量流量经
本文对Lennard-Jones流体在两无限大金属板间形成的库特流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考虑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也考虑了固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不同的固液耦合参数得到了从滑移到琐定的界面边界条件,并且从物质微观结构角度揭示了各种边界条件与近壁区液体分子空间点阵间的对应关系.
放射性同位素衰弯释放的能量为MEMS热电动力芯片提供热源,可以制造出微型能源供应单元,从而为MEMS提供高性能、长寿命的微电源.本文通过建立平板形及圆柱形动力芯片的传热模型并求出理论解,分析了RTG-chip同位素热源的尺度及结构对其温度和热电效率的影响规律.
以新型电子设备冷却液FC-72为工质,利用3种不同结构尺寸的矩形微槽,进行了微槽内单相强迫流动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所用微槽道当量直径为500μm~540μm,工质流动的雷诺数Re为50~2800.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微槽内FC-72流动流态从层流变为紊流的临界雷诺数Re=750~1250,并给出了不同流态下的流动阻力特性实验关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