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综述旨在对运动疲劳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总结,并对近红外光谱在运动疲劳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研究结果:1.运动性疲劳与脑血流的变化:在急性负荷运动的开始阶段,全脑CBF显著高于安静状态,且局部CBF也显著高于安静状态;在运动结束阶段,全脑血流与安静状态没有差异。具有慢性疲劳症状的人群其安静状态下的CBF比正常人低,且其极限负荷运动状态下CBF的变化幅度也比正常人小。2.运动性疲劳与大脑氧合反应的变化:在大强度运动开始阶段,Hb O和Hb T出现升高,Hb R降低的趋势;当运动强度达到力竭水平时,不同有氧训练水平人群所表现的特征不同:未经有氧训练者的Hb T与Hb O在大强度阶段出现峰值,在力竭阶段开始下降,而有氧训练者在大强度和极限强度阶段,Hb R仍然出现上升趋势。3.运动性疲劳与大脑功能连接的变化:随着运动性疲劳的加深,大脑会通过其它脑区的补偿神经激活来应对运动疲劳的发生。补偿神经激活主要发生在辅助运动区前部和前额叶皮质区,且小脑的激活水平有时也会小幅度增加。运动性疲劳还会引起初级运动皮质,初级感觉区,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以及前额叶皮质之间的功能连接的变化。运动性疲劳发生后,两半球间的MI的功能连接数量显著减少。研究结论:f NIRS监测大脑微细血管中血流的变化可有效反映运动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状态;超长时间或低氧条件下力竭运动所引发的大脑氧合反应降低可引起运动皮质的神经驱动受损;大脑可通过其它脑区的补偿神经激活来应对由运动性疲劳所引起的运动皮质的神经激活下降,还可通过增强其它脑区与运动皮质的功能连接强度来补偿两半球间运动皮质的功能连接强度的减弱。研究展望:随着多通道f NIRS设备的发展,以及人脑网络连接和功能连接等计算方法的日趋成熟,多通道f NIRS设备在运动性疲劳研究领域的应用将有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