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游牧于草原及半农半牧地区的吐谷浑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地缘政治、区域经济、交通网络、军事地理等要素着手,讨论吐谷浑建都伏俊城的价值取向及其与中原政权都城选址特征的差异,进而探寻游牧民族建立都城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出 处】
: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游牧于草原及半农半牧地区的吐谷浑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地缘政治、区域经济、交通网络、军事地理等要素着手,讨论吐谷浑建都伏俊城的价值取向及其与中原政权都城选址特征的差异,进而探寻游牧民族建立都城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其他文献
笔者在查阅了相关文献之后,就秦汉中郡辖县问题作了些分析考证。根据文献的分析,以为,秦时汉中郡的辖县大概包括西城、旬阳、上庸、房陵、成固、南郑、褒等7县,郡治为西城县。
本文在对新桂系时期严重社会问题—鸦片、赌博、娼妓三害分别考察的基础上,试图对新桂系的大政方略等与之相关的问题作一粗浅的说明。阐述了新桂系在所谓“三禁”过程中虽也颁布过一些规定和制订过一些计划,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劝戒,甚至惩办过一些违法违章的官吏和相关人员,取得一定成效,与同时期其他省市的禁政有某些不同之处。但从总体看来,新桂系对之采取弛禁,寓禁于征一面是根本的,主要的。“三禁”在广西之所以禁而不
本文初步理清了六朝时期峡江沿岸的县级政区沿革过程。两汉时期三峡地区属南郡管辖,峡区内仅有巫、秭归二县。三国时,孙吴于三峡地区设建平郡,归乡、信陵二县均为孙昊置建平郡时所设,归乡县初在秭归以东、西陵峡西段之江北,信陵县初在秭归以西,巫峡出口处。但晋吴对峙时,西晋又在西陵峡北岸修信陵城。西晋统一后,由于晋、吴二建平郡合并,建平郡辖县有较大变化,在此过程中,归乡县有可能曾短期废置,旋又复置,故归乡县未载
城市的选址与功能密切相关,城市的选址往往对城市的功能有决定作用。同样,城市的功能也通过选址和聚落形态显现出来。首先,自然、经济、军事和宗教等因素,使甘孜一阿坝高原川边藏区治所的起源具有多样性。其二,治所聚落形态主要以喇嘛寺、官寨、市街为城市布局的主体,城市功能由单一向综合发展。最后,关于甘孜-阿坝高原川边藏区治所对当地风俗同化功能的认识。这样的记载可能反映了汉人主要聚居于治所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本文阐述了明代雁北地区都司卫所的主要职能是防御蒙古势力的侵扰,其驻所城邑的选址就带有明显的军事防御的色彩。在明代史料中屡屡提到“极冲”、“贼路”等词,反映了卫所城市选址的军事着眼点。而府州县政区大部分分布于桑干河以南,在防御上属于次边,军事任务并不突出,主要的职责应该还是普通的理民,因此府州县的设置,必须有一块宽敞的农业区域支撑,府州县城的选址也往往在这块区域的中心地带。明代前期的治所城市按级别不
民国时期,青海商业格局总体上具有较强的承继性,仍然以农业区和邻近内地的地区比较发达,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农业区、农牧结合处和交通沿线。与临近地区商业联系日益紧密,川康、康滇、青康、青藏、康藏、青康甘间物资交流频繁,人为的限制无法改变这种趋势。民初,玉树商品即来自西藏、西宁、临潭、康定等地。青海建省,尤其是实行羊毛专卖后,政府禁止羊毛外运,青南羊毛依旧往康定出售,销往拉卜塄的羊毛也未因此而停止,经由拉
郦道元当生于郦范第一次出任青州刺史之任内。并论述了郦道元在公元469至公元527年之间的人生经历,介绍了不同阶段郦道元所出任的官职。在公元527年,道元因得罪于汝南王悦,而被悦进谗言遣为关右大使前往雍州,其子及弟道峻随从,途中俱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所派部将害于阴盘释亭,道元镇目叱贼,厉声而死。后被萧宝夤收葬于长安城东,终年五十九岁。公元528年,朝廷将道元还葬洛阳,并追赠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
本文分析了1949-2000年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研究现状。1949年以后的中国经济乃是建立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古代的基础上。而港口-腹地是现代化空间进程的主要途径。它建立在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而又不同于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如果将这种时空结构固定在某一时期,并用地图和数据加以表现,用文字加以论述,说明不同时期生产力的分布状况与区域差异,并解释这种分布状况和区域差异的成因,就是近代
本文简要介绍了桂平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分布。其旅游地质资源具有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并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考量。 旅游地质遗迹往往具有发生变化就难于逆转和不可更新(再生)或难以更新(再生)的特点。这些地质遗迹一旦破坏就不可恢复,对它们必须加以认真保护,才能为我国和世界的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指导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具有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宋金元时代青州与济南的比较研究,以复原二城在时段内的变迁轨迹,从而对明初山东半岛行政中心转移的深层原因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