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s-23srRNA基因间隔区RFLP分析同步对临床标本中的莱姆病螺旋体进行检测和基因种的鉴定

来源 :第四届全国四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ong2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血清学诊断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在实验室PCR被广泛用于莱姆病的诊断;莱姆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种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揭示两者的关系对研究莱姆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抗原的选择均能提供一定的线索。鉴于此,研究人员用5s-23srRNA基因间隔区RFLP分析对来自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的34份尿液标本进行了PCR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了PFLP分析,结果显示有8个病人PCR结果为阳性,7个病人感染的菌株为第二基因种。说明该方法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而且在没有分离到病原体的情况下也能分析病人所感染的基因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病原体分离培养率低的缺点。研究人员在此方面仅作了初步探讨,从目前结果看,不能认为该方法是理想的,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发现的辣椒雌性化不育新类型,其雌性化性状主要受一对稳性基因所控制,而环境条件对其表现也有一定影响,根据这一遗传特点,可采用两用系或自交的方式保持不育系统。雌性化的花器及
为查明河南石油勘探局新疆探区职工莱姆病感染情况,1998年8月,作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随机对223名职工进行了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23份血清,共检出阳性
1968年采收的261份黄麻资源种子,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用干燥器密闭贮藏,其中长果种49份,圆果种212份。1989年测定结果表明,发芽率81%以上的品种份数,占贮藏总份数的63.2%,发芽率61—80%的占22.2%,发芽率60%以下的占14.6%。1991—1992两年
该文对3种药剂、4种生防菌对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进行了防效效果研究,抑菌作用测定,并进行了生防菌的定殖能力的测定,证明了新植霉素,加瑞农,RNA506,生防31等4种药剂或生防菌防效较高;该文还对14个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