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声”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用其诙谐、尖酸、讥讽来惹人发笑,达到娱乐人的目的。说到相声的研究大部分学术著作都是对北方相声的研究,而以南方方言为代表的“奇志大兵”在湖南可谓家喻户晓,笔者认为相声无论南北方言,其语言都是构成相声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纵观以往对相声的研究,国内方面主要围绕相声语言的特点、包袱的构成手段、相声语言的修辞特色,也有些研究以西方理论作为切入点,如“预设”、“合作原则”以及“会话含义”等理论,但从“语言偏离”视角研究相声幽默却颇为少见。论文以Geoffrey N. leech的偏离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奇志大兵相声为研究对象,对其台词文本从词汇、语法、语音、语义、语域以及方言等层面进行研究,分析了偏离现象在不同语言层面上的实现幽默的表现形式。研究发现:奇志大兵相声中幽默语言的表达充分考虑到相声这种艺术形式通过口头渠道传播的特点,广泛运用押韵、谐音、有意误读、停顿不当、方音等语音偏离手段,创造大量“上口段子”,增强语言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产生了喜剧效果;另外,论文结合王希杰先生的零度偏离,与其零度形式相比较,分别从语言内部、外部分析了奇志大兵相声中幽默语言偏离的生成机制,揭示出相声中幽默语言偏离的产生,除了语言符号自身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外,也与具体语境等外部因素相关。最后,论文探讨了语言偏离在奇志大兵相声中频繁使用的原因和动机,从而得出结论:相声是一种重在口头表演的舞台艺术,它之所以能使观众发笑,并达到应有的语言效果是因为相声语言偏离了语言运用常规。相声演员在创作中机智地运用偏离语言常规的词语或者句子,而听众受原有思维定势的影响常常会按照语言常规意义去理解,但在特定语境中,听众又会发现常规意义的理解根本行不通,因而造成了观众的期望与相声演员表达的真正含义之间的偏离,而幽默的本质就在于不同语言层面所包含的“期待与含义”之间的偏离,信息冲突越强烈,相声效果就越明显。论文通过对奇志大兵相声中幽默语言偏离现象的研究,证明了偏离理论的适用性,丰富了相声语言的研究,望能促进对相声和脱口秀语言的更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