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也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他们享受的社会保障情况虽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实际利益受侵害等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当从价值取向、保障层次、保障项目、选择维度等方面入手合理的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框架体系。在价值观上应坚持宏观上重公平与微观上重效率的价值取向,从生存型需求、发展型需求和享受型需求三个需求层次出发,以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象、类型、途径、资金四个因素对农民工社会救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就业培训、法律援助、子女就学、住房保障、专业技能培训等具体项目进行分析,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框架模型。以期在不同层次不同标准下,整合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发挥其最大效用。从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变迁中我们可以发现,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在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也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又拥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其中也存在着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缺乏前瞻性和统筹性、政策的执行现实阻力大、政策的评估机制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可归于受普遍观念意识、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法律制度的影响。依据政策模型和政策现状的分析结果,对具体的政策提出完善意见。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应坚持基本权利平等、以稳定就业的定居者为受益者、不鼓励“福利驱动的流动”、坚持长期规划和渐进法则相结合等原则,遵照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为出发点、以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为重点、关注省级统筹的难点问题、以转变思想观念作为突破点的改革思路,调整户籍制度对社会保障政策的功能、改革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五险一金”制度、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和子女教育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