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田野调查采访是联系读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一种渠道,那么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以泰国曼谷市寺庙学校越色局中学(Wat Saket School)为例,用我的亲身经历和参与观察式的文字采访让读者认识到不一样的泰国寺庙学校和寺庙学校真实的教学环境以及寺庙教育对泰国佛教文化传承氛围的塑造。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而泰国之所以能够成为“黄袍佛国”,跟他们所信奉的佛教、跟他们占领主导地位的佛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宗教信仰与文化,在教学方面,这个国家也存在着其独特之处:在泰国民众所接受的教育中有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寺庙教育。因为有这种专门的宗教教育,他们才能很好地传承其佛教信仰,才能系统地传承佛教文化,才能使泰国强大的佛教文化生命力得以延续,始终占据着泰国民众信仰和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本文是我以孔子学院外派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身份,以毗邻曼谷金山寺的寺庙中学越色局中学(Wat Saket School)为例,以越色局全体师生、金山寺修行的僧侣(比丘)以及泰国佛教信众为调查对象,在泰国的10个月期间通过参与观察法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借助录音设备和采访笔记对涉及的人和事进行深入采访和调查得出的结论,文章最终以深度报道的形式完成文字内容的整理和排版,全文总共分为九个章节进行阐述。旨在通过寺庙学校越色局中学(Wat Saket School)的历史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来阐释泰国寺庙学校的缘由、历史变迁、发展现状以及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