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出现“文化转向”这一大的学术背景下,选择了文化地理范畴的文化生态学视角,以中国康区的佛教文化景观作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针对文化景观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物质与精神并存的复杂特性,通过文化生态学与文化景观相交叉的研究体系的建立,以这一地区的佛教文化景观构成、时空过程为基础结合其“生存”的生态环境予以分析。揭示并论证了康区佛教文化景观对其生态环境的响应机制,提出了文化景观的生态完整性及生态完整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同时针对未来文化景观的发展通过评价分级研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为与之同属于有机演进类的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操作指导。文章在主要研究内容方面,首先从文化景观构成与类型入手,结合文化景观“生存”的生态环境对研究对象的时空过程进行了研究。再借由文化生态学的研究立场和方法,从文化景观的螺旋形态的环境响应模式,将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引入整个文化景观演化机制的研究过程中,从其“活着”的角度发现了文化景观的变化是随着文化对人地观和心理以及文化内核所发生的“适应”或“演替”(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先后发生,并且外在变化与文化内核存在着适应性的映射关系。发现了康区佛教文化景观演化中的六种作用力并对其力场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康区佛教文化景观为代表的有机演进类型的文化景观的“生态完整性”,进而通过完整度评价结合整个生态环境对其进行分类保护及利用,为文化景观的长期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相应策略。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文化地理学的大背景出发,借助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角,选取了文化的时空性、文化的响应模式、文化的适应、文化演替这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作为研究文化景观的切入点,论证了康区佛教文化景观及其在时空过程中所呈现出景观构筑物在选址、布局、结构、分布方面与整个文化环境和景观文化传播发展变化的映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针对康区佛教文化景观的力场进行分析,得到作用力的权重指标,建立文化景观生态完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在理论层面揭示了康区佛教文化景观大尺度分布和中小尺度景观个体发展变化的各种驱动力以及文化生态与文化景观发展的联动关系。为其它文化与文化景观发展变化研究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提出了以康区佛教文化景观为代表的有机演进性文化景观的“文化生态完整性”,在此完整性诠释与理论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了佛教文化景观生态完整度评价的原则、体系及方法,为宗教文化景观乃至同类型的有机演进的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路径。“生态完整性”打破了单体与小尺度的景观个体研究,使区域性文化景观研究在时间层面“线性化”,空间层面“网状化”,景观聚落研究在整个康区范围“共生化”,使文化景观研究更具全面性和有机性。为文化景观未来的理论研究、发展、保护和持续利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融入文化生态学视角,多层面对康区佛教文化景观进行解读分析,为建立佛教文化景观理论研究体系提出一种有效的理论路径。即,着手于文化研究主导下的文化景观认识与解读的研究,之后深化研究景观过程与作用力。本研究的理论路径、方法和所获得的数据,可为康区乃至整个藏地佛教文化景观及类似的有机演进的宗教文化景观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在未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文化景观遗产提供全新的人文地理层面的联合形式。实际操作层面,为相关部门提供康区乃至整个藏地佛教文化景观发展的借鉴和参考。通过综合分析康区的佛教文化景观发展,推广到藏地佛教文化景观变化机制以及演变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可以为政府管理部门、宗教界、社会企业和相关人士提供在原有的佛教文化景观基础上进行再拓展与再生长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