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β-HCG及孕酮浓度动态变化特点在药物保守治疗各证型异位妊娠中的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价及预测预后方面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临床上符合药物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采用中药、中药+甲氨蝶呤、中药+米非司酮治疗;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第一天,之后每隔两天一次抽血查血清β-HCG及孕酮,直到转阴,并以血清β-HCG下降百分比为Y轴,时间为X轴绘制血清β-HCG的变化曲线,总结归纳曲线的规律及类型,分析血清β-HCG及孕酮初始水平以及用药后的动态变化规律与治疗方案、治疗时间及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不同证型、不同治疗方案的血清β-HCG曲线的特点和差异。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再次妊娠的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及不同血清β-HCG水平与再次妊娠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 1、治疗后一周内血清β-HCG值平均每天下降幅度越小,治疗有效率越低,下降幅度>5%时,治疗有效率大于95%,而下降幅度<5%时,治疗有效率仅不到30%。 2、同种证型的患者血清β-HCG值下降至50%及10%时间比较,均以中药+MTX治疗组下降至50%的时间最短,中药治疗组下降至10%的时间最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3、治疗后血清β-HCG变化曲线形态呈持续下降、先升骤降、先升缓降及持续上升四种类型。各组分布情况均以持续下降型为主。持续上升型和先升缓降型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持续下降型和先升骤降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4、当血清孕酮初始水平<10ng/mL时,治疗有效率可达81.25%,而当血清孕酮初始水平>15ng/mL时,治疗有效率仅为57.69%。 5、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再次宫内妊娠率比较,中药治疗组宫内妊娠率最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血清β-HCG初始浓度的治疗成功后再次宫内妊娠率比较,血清β-HCG初始浓度<1000IU/L最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6、不同治疗方案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治疗组最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1、药物保守治疗的有效率与治疗方案有关,但与证型无关。 2、药物保守治疗的有效率与治疗后血清β-HCG下降速度呈正相关,当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平均每天下降幅度<5%时,提示保守治疗失败可能性大,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手术准备。 3、血清β-HCG值下降至50%及90%的时间与治疗方案有关,与初始血清β-HCG水平及证型无关。血β-HCG浓度下降至50%的时间,中药+MTX治疗组最短,而血β-HCG浓度下降至10%的时间,中药治疗组最短,说明通过西药MTX治疗,在前半期抑制滋养细胞活性的疗效上有一定优势。 4、治疗后血清β-HCG变化曲线的形态与疗效相关,持续下降型的治疗有效率最高。 5、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血清β-HCG出现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可继续观察,待参考再次复查血清β-HCG情况后拟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不必急于更改现有药物方案或放弃药物治疗。 6、动态观察血清孕酮变化在预测药物治疗效果方面有重要意义,血清孕酮初始水平>15ng/mL时,治疗有效率明显降低。 7、药物保守治疗后再次宫内妊娠率可能与血清β-HCG初始水平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