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地震波模拟的对接网格和嵌套网格有限差分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2103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波数值模拟作为可有效揭示地震波在复杂地球中传播特征的重要工具,是地震波成像和地震波形反演的基础,也是计算地震学的核心内容。随着计算地震学的深入发展,简化的介质模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研究需求,贴近真实地球的复杂介质模型逐渐被采用。现有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在处理复杂介质模型时面临着介质离散误差大、数值计算效率低和算法不稳定的挑战,这些通常是由模型中的固液界面、孔隙度、介质剧变面、地表低速风化层和强烈的地形起伏等因素引起。因此,准确、高效和稳定的地震波数值计算方法是计算地震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有限差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且易于并行的特点,是地震波正演模拟的主力算法之一。传统的有限差分算法采用矩形网格对介质模型进行离散,但并不便于模型中复杂界面的离散。为满足复杂结构和界面的离散需求,阶梯近似网格、垂向拉伸网格和贴体网格相继被发展。阶梯近似网格离散模型时会使地震波场在网格的角点处产生虚假的散射波和绕射波,所以,需要将算法本身网格分辨率所要求的每波长网格数提高8-10倍才能减少非物理波的影响,而这种处理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效率。垂向拉伸网格适用于离散较平缓的地形。当模型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时,这种方法容易出现因为局部网格拉伸较大而造成的时间步长变小,从而导致计算量增大的问题。此外,垂向拉伸网格不适用于近垂直的悬崖和悬垂地形。贴体网格能够很好地离散任意起伏地形,但是高质量的贴体网格生成过程复杂,网格生成效率低。因此,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计算网格生成是提高地震波正演模拟计算效率的前提。为了提高有限差分算法对含复杂地形模型的适用性,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使用多块对接网格离散含有近似垂直地形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模型分区域离散,避免了传统方法离散模型时因网格过度拉伸而引起的时间步长变小并导致计算量变大的问题。该方法还可以保证离散网格具有很好的正交特性,为高效稳定的地震波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多块对接网格可以结合频散保持最优化的(DRP/opt)MacCormack有限差分算法和施加自由边界条件的牵引力镜像方法实现高精度的地震波正演模拟。为了降低网格生成难度并提高计算效率,本文首次提出了适用于含起伏地形地震波模拟的嵌套网格有限差分算法。该算法极大的减少了离散起伏地形的曲线网格层数,既降低了网格生成的复杂度,又提高了网格生成的效率,还尽可能地保证了地表附近曲线网格的正交性,将有限差分算法本身所允许的时间步长放大了 2-4倍,提高了整体计算效率。在多块对接网格的算法中,计算区域将被划分成多个子域,每个子域由可拟合局部特点的单块结构网格离散,子域与子域在相邻面上的网格点一一对应。在不同的子域中,分别求解相应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多块对接网格作为单块网格的天然扩展,是目前最常用的多块网格划分方法。因为网格子块分界面对格点一一对应的严格要求,在计算过程中,子块间信息的相互传递不需要借助插值方式,避免了由于插值引起的额外的数值误差,保证了方法的守恒性。本研究通过与边界元方法、间断迦辽金方法和单块曲线网格有限差分算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不同子域间自由界面拼接处边界条件的最优处理方式是内部点的方式。为了增加算法的实用性,本研究将该算法由二维拓展到三维,并加入划分多子域的并行模型用来提升三维地震波模拟的计算效率。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多块对接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可以为含有局部地形剧烈起伏模型中的地震波传播模拟提供准确有效的计算结果。在嵌套网格有限差分算法中,计算区域也被划分成多个子域,但为了能更好的拟合复杂地形,网格子域间分界面上的网格点不需要一一对应。在本研究的数值模拟中,首先采用笛卡尔网格对整个区域进行离散以捕获模型的主要特点,然后使用若干层曲线网格对起伏地形进行离散,曲线网格和笛卡尔网格之间任意嵌套,不需要点与点的匹配。在曲线网格和笛卡尔网格中分别求解相应坐标系下的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在每个时间步内,使用六阶拉格朗日插值方法处理不同子网格间的信息传递,确保全部波场信息的完整性。在该算法中,曲线网格和笛卡尔网格的空间步长基本保持一致,避免了使用滤波方法来保证算法稳定的步骤,提高了算法本身所允许的最大时间步长。本研究通过数值算例证明嵌套网格有限差分算法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高效性,该算法不仅可适用于含复杂起伏地形的地震波数值模拟,还可以提高有限差分算法的计算效率。本研究提出的多块对接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和嵌套网格有限差分算法不仅降低了离散网格的生成难度,而且避免了网格的过度拉伸尽可能地保证了网格的正交特性,为含有复杂地形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提供了更为可靠简洁高效的计算工具。
其他文献
扩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能够测量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是评估组织微结构特性的有效手段。并且,dMRI是目前唯一被广泛应用于白质纤维束无创可视化的成像技术。然而,dMRI在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上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仍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值得探索。因此,本文试图利用dMRI微结构特征及脑白质纤维束追踪技术,为临床和基础科学问题
学位
低碳能源是降低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化学储能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其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目前,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逐步接近其理论极限,但仍无法满足市场对于更高能量密度储能的需求。用具有更低电势和更高容量的锂金属替代石墨作负极是发展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有效策略。然而,锂金属负极的商业化应用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锂金属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其巨大体积变化,会导致固态电解质界面(
学位
地震波数值模拟是进行强地面运动模拟和地下结构成像的重要工具。强地面运动模拟和全波形反演中涉及大规模宽频地震波数值模拟,对计算资源需求量大。有限差分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与其他数值方法相比,有限差分法较为简单高效。针对复杂模型,有限差分法采用的结构网格生成容易。同样由于采用结构化网格,有限差分法容易部署到大规模高性能计算平台,以提高计算效率。传统的有限差分法模拟采用均匀网格,网格步长
学位
有限差分算法可以简单高效地模拟二维/三维非均匀模型中地震波传播,在提出了基于应力-速度的一阶差分格式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研究区域-全球尺度的地震波传播时,必须要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虽然可以通过网格变形或者展平变换等方法转化计算,但是选用极坐标系(二维)或者球坐标系(三维)更为直接方便,因此很多工作基于极/球坐标系下有限差分算法进行。地形起伏会明显影响地震波传播。前人提出了多种方法在有限差分中处理
学位
近年来,水力压裂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储量巨大的非常规油气的开发,水力压裂已经成为必要的手段之一。微地震监测技术是在地面或者井下布设检波器来接收由于地下岩石破裂产生的微地震信号,通过对记录到微地震事件进行震源定位、震源机制反演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对水力压裂的效果进行评估。而通过地震学中震源定位的方法获取微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则是微地震监测的基本目标之一。在众多地震定位方法中,基
学位
39Ar是一种宇生同位素。由于它的来源比较单一、在大气中分布均匀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是环境水样品的理想定年示踪同位素。39Ar的半衰期为269±8年,其定年范围约为50~1,800年,恰好填补了传统氚定年和14C定年的空档。39Ar独特的定年范围使其在冰川定年、洋流循环以及地下水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39Ar的自然丰度非常低(I.A.=8×10-16),分析环境样品中的39Ar对检测技术是一
学位
随着飞行工况的提高以及重复使用需求的进一步明确,主动冷却技术将成为推进系统内部和飞行器外部高热部位主要的热防护措施,考虑到在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引气气膜冷却与燃料再生冷却存在的冷却不足问题,本文进行了以液态水为冷却工质的复合冷却结构的机理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单一液态水工质复合冷却方式的传热特征及性能极限,为新型多工质复合冷却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从冷却工质的热沉利用角度量化分析了气膜冷却应用中的气膜层隔
学位
自lin-4和let-7等小RNA在秀丽线虫中被发现以来,后续的研究揭示了小RNA广泛存在真核生物中,并在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免疫防御等方面行使重要功能。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新型的小RNA被发现,小RNA的分子功能及参与的生物过程也在不断拓展,其功能的实现方式也被不断揭示。对小RNA的研究,促进了研究人员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促进了生物技术的开发。本项工作中我们利用线虫筛选抑制siRNA生
学位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基于大数据的许多智能应用与服务被开发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语音识别、智能推荐、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物体检测、交通流量分析、噪声监测、药物研发等。因此,对于基于数据的服务提供者来说,迫切需要对数据及数据产品进行有效质量分析和数据获取和交易机制。为了促进数据服务提供商和数据拥有者之间的数据流通,国内外出现了各种数据共享和交易平台。代表性的数据交易平台有国内
学位
量子强关联系统以其的复杂性而著称。对于许多量子强关联模型的物理性质,我们的理解仍旧非常有限。例如:高温超导的机理,自旋液体的存在性,量子临界点附近的性质,拓扑序的本质等。由于缺少理论上的通用处理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对于理解量子强关联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量子强关联系统的基态常满足纠缠熵的面积定律。利用这一点,人们将发展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即张量网络方法。张量网络方法大大减少了系统的自由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