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从临床疗效、运动当量方面探讨中医“补肾活血”方在冠心病方面的影响。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以及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的病例来自于2014年12月~2016年01月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以及门诊病人中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一周后,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PCI术后),以及中医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应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药物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联合使用“补肾活血”方(黄精20g,仙灵脾20g,片姜黄1g,三七粉5g,红花20g),每日一剂,分早晚口服。通过入选患者中医临床证侯积分,疗效指标变化,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根据退伍军人问卷调查估测的代谢当量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及运动耐量的影响。结果:1.疗效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总体证候积分方面,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均有所减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对照组治疗前后胸痛、胸闷、神疲乏力、气短的临床表现、舌象及脉象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在除腰酸腰痛之外的临床症状及舌象、脉象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胸闷、胸痛、乏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气短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6分钟步行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经治疗后,两组步行距离均有所增加,且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较对照组明显(p<0.05)。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运动耐量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两组运动耐量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运动耐量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照组及治疗组均可以减轻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补肾活血方)对胸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均可以提高运动耐量,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加用中药“补肾活血”方较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显著减轻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增强患者的运动耐量,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