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子恺漫画短小精悍,含蓄隽永,它带给人的审美感受不仅仅在于画面中充斥着的中国特色和人生情调,更重要的是在那简单的画面背后所折射出的画家的艺术思想、佛教虔诚和对大同生活理想的追求,这些思考,经过时间的洗礼并没有褪色,反而愈加彰显出它们跨时代的特点。本论文一共分为四大章,从都市文化的角度对丰子恺漫画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城市氛围与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出此种文化背景产生的丰子恺漫画的独特性,以便为当代都市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漫画这种艺术形式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漫画的历史发展,进而研究了与丰子恺同时代的其他几位有代表性的漫画家的创作风格,揭示出丰子恺漫画的与众不同,一方面弄清楚丰子恺漫画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及重要意义,获得历史性的把握;另一方面着重对丰子恺漫画进行研究,实现了点与线的结合;漫画特征夸张,由丑入美,彰显普通人的自信,这独特的审美意蕴使其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漫画的循序渐进的发展为丰子恺漫画的出现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为它的成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都市文化入手,探讨丰子恺漫画形成的原因及其艺术特点,并运用图像叙事理论分析漫画本身的时间叙事性,重点研究这种艺术样式与当时城市文化环境相互交融的特点,从而实现了文本内与外综合研究。丰子恺漫画是上海城市精神的典范,是上海诗意生活的记录,是乡村生活的书写;它的独特性的形成乃是由于上海独有的城市文化氛围所造就的。第四章分为两大部分,主要论述了这种研究在美学和文化上的价值与意义,从美学发展史看,丰子恺漫画在中国漫画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标志着古典美学形态向现代美学形态的转变;从文化价值看,这种研究为探索适合当前图像时代的艺术形式和进行当代都市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参考,阐明了这种研究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