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武汉市的4个池塘分离得到几株溶藻细菌,其中用于本试验研究的3株溶藻细菌都来自狂欢岛,编号分别为M6、M8和M13。通过对它们革兰氏染色、形态和运动性观察,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M6、M8和M13分别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3株细菌的生长曲线显示:M6的延迟期为8h,在60h左右进入稳定期;M8的延迟期为8h,在32h左右进入稳定期;M13的延迟期为4h,在44h左右进入稳定期。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结果发现:M8没有检测到质粒,M6和M13的质粒大小都为20Kb左右。 3株溶藻细菌分别能溶解鲍氏织线藻、念珠藻、鱼腥藻、坑形席藻、铜绿微囊藻、鞘丝藻等多种蓝藻,其液体溶藻的现象较固体溶藻的现象明显。它们有明显溶藻现象的最低浓度要求分别是:M6-10~5/mL,M8-10~6/mL,M13-10~5/mL。通过在3株细菌溶解念珠藻和聚球藻的过程中,观察细菌和藻数量的变化情况得知,藻细胞溶解后,细菌数量急剧增加,而藻细胞没有发生溶解的则细菌数量变化不大。 3株细菌在不同浓度无机磷的情况下生长不同:无机磷浓度越高,生长越好。这说明了在一定磷浓度下,3株细菌与蓝藻之间有磷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可能启示人们认识到,当磷浓度增加导致水华暴发时,溶藻细菌的数量也会急剧增加,起到控制水华的作用。 3株溶藻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仍有溶藻效应,说明溶藻原因可能是细菌释放某种化学物质所致。 在分离溶藻细菌过程中,得到一种原生动物,经形态观察,它属于一种纤毛虫。它能摄取聚球藻和组囊藻,对其他藻类如鱼腥藻7120,水华鱼腥藻,织线藻,小球藻和微囊藻没有作用。将原生动物加入到一定量的聚球藻中,使其起始浓度达到10~0~10~4个/mL,结果显示:原生动物起始浓度越大,聚球藻数量八 硕士学位论文 \WCZIT/\1\\ITR’Sll ills卜下降得越快,60h后都达到了起始浓度的20%左右。这种原生动物对这3株溶藻细菌没有摄取作用,说明它们可以共同应用到水华的防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