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村官”腐败问题也日渐突显,“小官大贪”现象在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屡屡发生。农村基层特别是“村官”的腐败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基层群众利益,严重破坏社会公平,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党和基层政府的形象,成为最具离心力的“毒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因此,加强对农村基层“村官”腐败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及稳固乡镇基层政权具有历史深远的重要意义。关于农村基层“村官”腐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相比其他领域的腐败问题研究,目前更多地集中在宏观层面,对此类腐败问题如何有效防治仍缺乏一些实操性的研究。笔者以“村官”群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些案例的搜集分析,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基层“村官”腐败案例的主要类型、主要特点和原因,以广州市近年来查处的农村基层“村官”腐败的典型案件为例,重点围绕腐败、“村官”腐败和预防腐败三者的关系展开论述,分别从多个方面阐述“村官”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对“村官”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农村基层腐败问题的若干治理措施和对策思路。笔者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其预防和治理农村基层“村官”腐败问题的对策思路,应该可以作为一种实践探索模式为我国其他地区预防和治理农村基层“村官”腐败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