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雄市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西部,地势西高东低,地质环境较复杂,受川黔滇渝等周边大地震(汶川、玉树)的影响,研究区地质灾害频发,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和制约。本文主要是依托云南省楚雄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将楚雄市滑坡灾害分布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和收集的基础地质资料,统计分析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气象水文等因素对滑坡灾害的影响作用,并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对研究区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滑坡灾害空间分布规律。结合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选定了相对高差、坡度、地层岩组、年平均降雨量、距断层的距离、距水系的距离、距公路的距离等7个评价因子,从而建立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经验公式和DEM数据的栅格大小选定了评价单元格的大小为30m×30m,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层次结构中的判断矩阵和最大特征根下的特征向量,从而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基于ArcGIS平台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分别采用信息量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楚雄市的滑坡灾害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按照各自的模型方法进行重分类得到研究区范围内的高、中、低危险区,其中,信息量法模型结果显示:研究区滑坡灾害高危险区面积为904.44km~2,约占楚雄市总面积的20.40%;中危险区面积为1938.84km~2,约占总面积的43.74%;低危险区面积为1589.72km~2,约占总面积的35.86%,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滑坡灾害高危险区面积为1182.46km~2,占楚雄市总面积的26.67%;中危险区面积为2212.47km~2,占总面积的49.91%;低危险区面积为1038.07km~2,占总面积的23.42%。最后将得到的两个研究区滑坡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图进行对比,通过相似性分析得到两种模型的相似度约为75.11%,说明了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大致相同,信息量法中的高、中危险区包含了282个滑坡灾害点,占总滑坡灾害点数量的83.43%,模糊综合评判中的高、中危险区包含了312个滑坡灾害点,占总滑坡灾害点的92.30%,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法比信息量法更适合研究楚雄市区域性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