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参苓益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兼肝郁脾虚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阳性对照的方法,将已经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兼肝郁脾虚型患者例按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参苓益肝颗粒18克/包(每包中含参苓益肝颗粒和乙肝清热解毒颗粒安慰剂各1小袋),每次服一包,一日3次。对照组乙:肝清热解毒颗粒18克/包(每包中含参苓益肝颗粒安慰剂和乙肝清热解毒颗粒各1小袋),每次服一包,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冲服。疗程为12周。所有患者均在用药两周后进行安全性评价及疗效评价,并如实填写观察表,观察项目及评价标准如下:1.安全性检测项目①一般体格检查项目:治疗前进行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常规体检心、肝、脾、肺、肾。每次访视时监测血压和心率。②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治疗前后1各次。③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判定:自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入选实验开始至最后一次随访之间,发生的任何不利医疗事件,无论与实验药物是否有因果关系,均判定为不良反应。其强度分级如下:轻度:不影响受试者的正常功能,不需对症处理及停药。中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受试者的正常功能,有时需对症处理但不需停药。重度:明显影响受试者的正常功能,需对症处理及停药。2安全性评价标准1级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2级比较安全,如有不良反应不需要做任何处理。3级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作处理后可继续给药。4级不具有安全性。3疗效观察指标①临床病症包括胁痛、乏力、口干、纳差、腹胀、便溏、烦闷、身目黄染等,治疗期间每周记录1次,随访期间于停药后第2、6、12周各记1录次。②肝功能检查:血清ALT、AST,AKP,γ—GT,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治疗期间每四周检测一次,随访期间于停药后2、6、12周各检测一次。PT,PT/PA治疗前后各一次。4疗效评定标准①主要疗效评价主要疗效指标:定期疗效指标ALT、AST和远期疗效综合降酶疗效。前者主要时间点为入组后第12周末或中止出组时,后者为入组后第12周末和治疗结束后第12周末。显效:疗程结束后ALT或AST降至正常,停药后三个月无反跳现象。有效:疗程结束后ALT或AST降至正常,停药后三个月有反跳现象。无效:疗程结束后ALT或AST不下降或稍有下降者。②次要疗效评价次要疗效指标:AKP、γ—GT、A、G、A/G、TBIL、DBIL、PT、中医证候评分于入组前、入组后的第12周末进行评价,其主要时间点为入组后第12周末或中止出组时。显效:疗程结束后血浆蛋白异常值恢复正常者。有效:疗程结束后血浆蛋白异常值有明显改善者。无效:疗程结束后血浆蛋白异常值无改善或加重者。实验结束,完成病例报告表后,进行数据录入、揭盲及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士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完成统计分析报告后,进行本次临床研究的总结,对参苓益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兼肝郁脾虚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判断。结果1.主要疗效(ALT、AST的变化):两组均能显著降低ALT、AST,组间比较提示,两组ALT下降幅度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降ALT的疗效更显著;两组AST下降幅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降酶综合疗效比较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50.00%,对照组总有效率45.4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次要疗效(A/G、AKP、γ—GT、A、G、TBIL、DBIL、PT的变化):治疗组对以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但各项组间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值(P值均>0.05)。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期间治疗组每次访视可见诸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在用药后第2周访视,可见便溏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胁痛、黄疸软较治疗前有较好改善(P<0.05),其余诸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提示,胁痛、口干而苦评分治疗前后下降幅度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证候评分治疗前后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2周时,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为68.57%,对照组改善率为58.5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4.病历脱落和不良反应:两组均有2人因发现有其他脏器严重疾患不符合入组条件而被剔除,脱落率为8.33%,对本研究影响不大,病人依从性好。治疗组未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对照组有1例出现了与研究药物无关的轻度感冒,未影响研究药物试验进程。结论参苓益肝颗粒具有显著的保肝、降酶、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降酶(尤其是ALT)和改善症状(尤其是胁痛、身目黄染)方面优于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无任何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