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卵巢恶性患者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间PT、APTT、TT、FIB、PLT、D-D聚体测定值的差异,以及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分期、分化及病理类型间上述指标测定值的差异,探讨其变化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早期预防血栓栓塞形成及早期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方法:1.定量检测实验组(10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及对照组(同期收治的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PT、APTT、TT、FIB、PLT、D-D聚体测定值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2.对10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分期、分化、病理类型的PT、APTT、TT、FIB、PLT、D-D聚体测定值的差异进行分组比较。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4.对发生血栓与未发生血栓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PT、APTT、TT、FIB、PLT、D-D聚体测定值的差异进行比较5.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PT、FIB、PLT、D-D测定值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II期、III-IV期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FIB、PLT、D-D测定值水平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III-IV期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的FIB、PLT、D-D测定值水平较I-II期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PT、FIB、PLT、D-D测定值水平间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高、中、低分化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PT、PLT、D-D测定值均高于良性肿瘤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FIB、D-D测定值高于高、中分化的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不同病理类型间APPT、FIB、PLT测定值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X上皮性、性索间质性卵巢恶性肿瘤、库肯勃氏瘤组患者PLT测定值水平均低于生殖细胞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9、发生栓塞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FIB、D-D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栓塞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较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更显著;2.期别越晚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越显著。3.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越显著,预后越差。4.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