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心理分析学家荣格率先将“原型”一词引入文艺领域,他认为原型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传说、神话、童话等创作形式中世代相传,历久不衰。加拿大原型批判学派专家弗莱把“原型”看作是文学作品里的因素,它或是一个人物、一个意象、一个叙事定势,或是一种可从范畴较大的同类描述中抽取出来的思想。我国学者曾庆香认为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沉淀在种族心灵的深处,被一代代地继承下来。从远古时代开始,灾难就伴随着人类而存在。在一次次灾难面前,人类始终有面对灾难的勇气和战胜灾难的决心。几乎每一次灾难发生就会出现救世的英雄,带领人们勇往直前。经过时代的沉淀,一个个英雄形象深居人心,每次遇到灾难,人们只要想到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就会毫无畏惧。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英雄事迹传播更广更快。“英雄”原型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匪浅,它能在危难时刻教人振作精神、鼓起勇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营造“四海为一家”的氛围,让人们守望相助。在很多的地震报道中,并没有让读者读到很多关于英雄个人的描写,但就是能让读者隐隐约约觉得熟悉,即使不读全文也能很快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大意。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国外与我国关于“原型”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然后对论文中将要谈到的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涉及“原型”与灾难新闻的关系,从灾难新闻的特征出发,研究灾难新闻中运用“英雄”原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三部分根据《人民日报》对抗震救灾的报道进行分析,其中共有197篇报道有“英雄”原型。论文在对报道中涉及的英雄原型进行分类后,根据格雷玛斯的符号矩阵对这四类原型分别进行解析,试图得出这些报道中大致相似的对英雄进行描述的手法。第四部分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前理解”的概念及我国学者廖国伟关于“社会情境”的解释来分析受众对“原型”的接受问题,认为读者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众在读地震报道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英雄”原型的积淀,有了这种“前理解”,理解文章深刻含义也就具备了可能性,因此记者在写作地震报道时能将文本结构和受众理解进行准确地定位;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情境”是“英雄”原型被人们接受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于全国人民来说,地震打击的不单单是受灾地区的人们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关心灾民就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这种全国上下一致救灾抗灾的氛围也就是所说的“社会情境”,为深刻了解有关英雄人物提供了条件。既然“英雄”原型有这样大的作用,那么在灾难新闻中运用“原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一部分还对“原型”的消极意义进行了分析,用以认清原型的“双刃剑”性质,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