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解放区文化人视野中的农民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其他地域的特色。本文将以文学界为中心,考察解放区文化人眼中的农民。第一章主要从抗战的角度,从文化人对农民在抗战中的作用、态度、行动三方面的体认,来考察抗战时期文化人眼中的农民。文化人看到,农民不仅积极抗战,而且为了利于抗战,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第二章从政治的角度入手,一些文化人看到,农民拥护解放区政权,不仅勇敢地加入到反封建斗争的行列中,而且积极参政。第三章从经济生产的角度入手,文化人不仅看到了在生产劳动中涌现出的农民劳动英雄,而且更加欣喜地看到,农民们在创造着新的经济社会。第四章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在解放区面向农民的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文化人看到,农民是文化服务的对象,并且在进行文化创作时,要向农民学习。农民渴望文化、要求精神自觉,不仅作为文化的受众,他们更有能力成为文化的创造者、组织者。第五章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考察,文化人看到农民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生活态度、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他们追求新的美与善,改变了旧有的一些婚姻家庭观念;逐渐破除了一些迷信和其他不合理的社会习俗。他们是从容、乐观、积极进取并富有战斗精神的一群。第六章归纳出解放区文化人眼中的农民的特点是:文化人审视农民的视角由俯视改为与农民“平等对话”,他们感受到了农民的巨大力量,看到了农村中不断涌现的新人,但是,随着这些新人的“英雄”形象的树立,文化人在审视农民的同时伴随着对自我的贬抑。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是:抗战的需要、文化人生活环境的改变、中共的政策导向和农民自身的转变。最后,本章注意到了解放区文化人在对农民的审视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文化人眼中自身与农民的位置的倒置。本文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人放弃了对农民的启蒙,只不过是改换了手法,他们为农民摆出“健康的样本”,教育农民向着这些“健康的样本”迈进,从而实现和完成对农民的启蒙。文化人眼中农民与自身位置的倒置与启蒙手法的变更,是当时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下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的必然选择。文化人对农民的这种认知在抗战时期有利于调动起农民参加抗战,但是建国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文化人的这种视角仍没能及时转换则为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悲剧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