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y-Drager综合征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及R-R间期变化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o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hy-Drager综合征皮肤交感反应(SSR)和R-R间期变化率(RRIV)的特点,观察其自主神经系统损害情况,为Shy-Drager综合征早期自主神经的电生理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受试对象选自2008年—2010年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男性10例,女性2例,共12例;年龄46-61岁,平均53.8±5.0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25±1.8年,其中病程>2年5例,≤2年7例。对照组:选择健康成人1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42-60岁,平均53.0±4.8岁。既往均无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异常、酗酒、药物中毒等,亦未服用神经系统药物,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对照组与患者组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相比无明显差异。2.全部对象采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查。检查室要求安静,室温22-24℃。(1)SSR测定:受试者仰卧位、清醒、放松,保持皮温32-36℃。刺激腕正中神经,地线位于腕上15-20cm处,手、足背安放参考电极,手、足掌心记录。刺激时程0.1ms,带通1-30Hz,分析时间5-10s,灵敏度0.1-0.5mV/cm,阻抗为5kΩ以下,刺激强度以致拇指有屈曲动作为准,强度15-40mA,刺激4次,测量起始潜伏期和峰-峰波幅,取平均值用于结果分析,每次刺激间隔1min以上,给予无规律刺激以避免习惯性对结果的影响。整个试验过程在15min内完成。(2)RRIV测定:记录电极放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的心尖部,参考电极放置在胸骨柄上,带通1-30Hz,记录平静呼吸1min的RRIV和深呼吸时的RRIV。结果:1.健康对照组全部可引出SSR,而Shy-Drager综合征患者中4例(33.3%)未引出SSR。2.Shy-Drager综合征患者四肢波幅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潜伏期无显著意义(P>0.05)。3.患者组SSR波幅全部有不同程度异常。4.两组上肢潜伏期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潜伏期差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程与潜伏期及波幅肢体异常率相关(P<0.05);年龄与潜伏期及波幅肢体异常率不相关(P>0.05)。6.两组RRIV比较深呼吸及平静呼吸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本实验验证患者SSR消失也是其检查异常的一种表现。2.SDS患者SSR潜伏期较波幅受累相对较晚。3.SSR能够早于临床症状反映出汗腺活动受损,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4.SDS患者四肢出汗异常通常无明显差异。5.病程与潜伏期、波幅呈正相关,即病程越长,潜伏期及波幅肢体异常率越高;年龄与潜伏期、波幅无明显相关性。6. RRIV的改变从实验室方面证明了SDS患者迷走神经背核等副交感神经系统受损的存在,同时说明RRIV是检测Shy-Drager综合征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较敏感指标。7、SDS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未见异常。
其他文献
从11月18日到11月22日,首批项目学校特色课堂与特色活动指导项目进入第二阶段,涉及新蒲新区、桐梓县、余庆县、湄潭县,共计8所项目学校,分别是新蒲新区新舟小学、遵义市第十五中学、桐梓县娄山关镇将军希望小学、桐梓四中、余庆实验小学、余庆城关中学、湄潭县实验小学、湄潭中学。从首批项目启动至今,8所学校在不同方面取得了渐进式发展。在本次指导过程中,项目学校得到了重庆联盟校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专家组的认同
为使各项目学校特色理念深入课堂教学、特色活动实践工作之中,探索特色理念引领下的特色课堂构建和特色活动策划。遵义市教育局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重庆特色学校联盟基地校代表,于2013年11月11日至11月28日深入首批项目学校(32所)开展入校指导工作,重点围绕特色课堂构建与特色活动策划开展研讨。同时,邀请专家组分别对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开展指导性评估。  本次活动由遵义市教育局联手重庆新课堂教育机构
从11月25日到11月28日,首批项目学校特色课堂与特色活动指导进入第三阶段,共涉及遵义市丰乐小学、遵义市第十一中学、遵义市育新小学、绥阳县城南小学、绥阳县旺草中学、遵义市第十六中学、遵义市工农小学7所项目学校。从首批项目启动至今,7所学校在不同方面取得了渐进式发展。在本次指导过程中,项目学校得到了重庆联盟校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专家组的认同与赞许,并在此基础上获取了更深层面的建设性意见与指导。  让
一、学校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小学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引领之下,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就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就是学习;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1】在这样的理论影响下,就理所当然的形成了一套“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1.老师们认为“知识是可以传递的”。【1】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