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美国颇具盛名的后精神分析批评家,霍兰德采用精神分析这一独特视角进行文学接受批评理论的建构,并以跨学科、后现代的全新姿态在文坛上引领风骚于一时。他所建构的“文学反应动力学”模式是一个从精神分析角度探讨文本与读者之间互动的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融合了精神分析学、读者反应批评与新批评的方法,以幻想——防御——意蕴反馈圈为核心,展开关于读者对文本体验及阅读反应的相关研究。这一理论模式虽然是霍兰德前期所建构的,但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和理论观念贯穿霍氏学术研究和批评实践的始终,对霍氏后精神分析理论乃至西方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论文基于《文学反应动力学》一书,以霍兰德的“文学反应动力学”理论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问题的论述。论文主体部分从思想来源、理论模式、批评观念和理论价值四个方面对霍兰德动力学理论进行学理研究。
第一章梳理霍兰德“文学反应动力学”理论产生的语境背景,阐释了该理论得以产生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该部分将影响霍兰德“文学反应动力学”形成的诸种要素整体纳入到研究范围中,分析霍兰德的物理力学功底、电气工程专业求学经历、美国自我心理学和接受美学思潮对其理论的影响;阐明霍兰德的文学理论中蕴含的“新批评”方法论色彩、深厚的精神分析批评底蕴;呈现霍兰德“文学动力学”杂糅诸种学科理论方法的特征,揭示霍兰德动力学理论模式得以建构的动态发展态势。
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构建霍兰德“文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论要素、运行机制、运作过程及文学功效等维度展开系统研究。其中包括对动力学体系中重要概念的辨析,尤其是对“反应”“防御”“前俄狄浦斯”“幻想”等核心要素的内涵界定;包括对动力学模式得以发生的心理动力、运行过程,借助载体和手段的理论阐述;还包括对霍兰德动力学文学功效的深入解析,对文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内涵的细致阐述,霍氏动力学理论图式的生动展现。
第三章将动力学理论模式运用于霍氏文学批评观念的建构中。提出霍氏对读者与文本、作家与文本之间的关系的有力解读,正是其批评观念的反映。动力学模式本就是研究读者与文本之间关系的一种建模尝试,因而在对诸多文学作品的实际阅读体验中,印证了读者与文本之间存在着召唤与呼应的互动关联;霍兰德将该模式运用于对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将文本中的意蕴、防御等与作者的实际生活与个人的个性心理相对应,从作品中反推作家的现实性格。该部分对这些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阐发,呈现动力学理论与霍氏文学批评观念的潜隐互证关系。
第四章对“文学反应动力学”理论进行了理论评价和反思。“文学反应动力学”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霍兰德整个阅读反应理论的起点,同时还将弗洛伊德主义对“作者”的关注转向“读者”,叩响了后现代的大门。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尚未完全脱离“文本中心论”、过于注重读者的生物性因素、以及理论适用性窄等局限性。尽管如此,其理论的跨学科性质和鲜明的后现代性,以及在对文学体验和人的本体探寻上抵达了相当的深度,革新了当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为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论文试图反思当代语境下如何看待文学批评中读者与文本之间繁复的交互关系问题。理清文本作为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如何在读者摄入其语言、结构时实现形式向意蕴转化的目的。最后,提出霍氏“文学反应动力学”不仅作为一个先锋拉开了读者阅读理论的帷幕,肯定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地位,且对于文学活动四要素的交流互动和动力问题的深刻探究均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论文基于《文学反应动力学》一书,以霍兰德的“文学反应动力学”理论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问题的论述。论文主体部分从思想来源、理论模式、批评观念和理论价值四个方面对霍兰德动力学理论进行学理研究。
第一章梳理霍兰德“文学反应动力学”理论产生的语境背景,阐释了该理论得以产生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该部分将影响霍兰德“文学反应动力学”形成的诸种要素整体纳入到研究范围中,分析霍兰德的物理力学功底、电气工程专业求学经历、美国自我心理学和接受美学思潮对其理论的影响;阐明霍兰德的文学理论中蕴含的“新批评”方法论色彩、深厚的精神分析批评底蕴;呈现霍兰德“文学动力学”杂糅诸种学科理论方法的特征,揭示霍兰德动力学理论模式得以建构的动态发展态势。
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构建霍兰德“文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论要素、运行机制、运作过程及文学功效等维度展开系统研究。其中包括对动力学体系中重要概念的辨析,尤其是对“反应”“防御”“前俄狄浦斯”“幻想”等核心要素的内涵界定;包括对动力学模式得以发生的心理动力、运行过程,借助载体和手段的理论阐述;还包括对霍兰德动力学文学功效的深入解析,对文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内涵的细致阐述,霍氏动力学理论图式的生动展现。
第三章将动力学理论模式运用于霍氏文学批评观念的建构中。提出霍氏对读者与文本、作家与文本之间的关系的有力解读,正是其批评观念的反映。动力学模式本就是研究读者与文本之间关系的一种建模尝试,因而在对诸多文学作品的实际阅读体验中,印证了读者与文本之间存在着召唤与呼应的互动关联;霍兰德将该模式运用于对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将文本中的意蕴、防御等与作者的实际生活与个人的个性心理相对应,从作品中反推作家的现实性格。该部分对这些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阐发,呈现动力学理论与霍氏文学批评观念的潜隐互证关系。
第四章对“文学反应动力学”理论进行了理论评价和反思。“文学反应动力学”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霍兰德整个阅读反应理论的起点,同时还将弗洛伊德主义对“作者”的关注转向“读者”,叩响了后现代的大门。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尚未完全脱离“文本中心论”、过于注重读者的生物性因素、以及理论适用性窄等局限性。尽管如此,其理论的跨学科性质和鲜明的后现代性,以及在对文学体验和人的本体探寻上抵达了相当的深度,革新了当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为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论文试图反思当代语境下如何看待文学批评中读者与文本之间繁复的交互关系问题。理清文本作为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如何在读者摄入其语言、结构时实现形式向意蕴转化的目的。最后,提出霍氏“文学反应动力学”不仅作为一个先锋拉开了读者阅读理论的帷幕,肯定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地位,且对于文学活动四要素的交流互动和动力问题的深刻探究均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