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军事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表现为军费在各使用项目及各军事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即形成最优的军费分配结构。军费分配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军队战斗力的大小有直接作用,对军费分配结构优化的研究是军事财政学和军事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通过优化军费分配结构,促使军费的规模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即通过军费的“内涵式”增加来提高军队战斗力水平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一条规律。因此,在我国把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时,军费结构优化研究必然成为我国军事经济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军事学的相关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学术界有关军费概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军费概念。既在“质”上将国防费和军费加以区别,又在“量”上对军费规模加以确定,进而将我国的军费结构划分军费性质构成和军费军种构成两种军费分配结构。 本文依据大量的实证资料对我国军费规模和结构进行纵向分析及横向比较,深入研究了世界军费结构发展趋势,剖析了我国军费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得出结论:我国军费结构失衡,并制约着军费规模效益的发挥和军队战斗力的最大产出。因此,优化军费结构,通过军费的“内涵式”增加是提高我军战斗力水平的必然选择。 本文研究的核心是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以保证战斗力的最大产出为目标,建立我国军费结构优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军事经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通过对借鉴的“战斗力生成函数”进行拓展和修正,建立了“战斗力P—G”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构建了军费性质构成优化模型利军费军种构成优化模型。运用军费性质构成优化模型可以确定一定军费规模下,维持性经费和建设性经费的合理比重,使军费使用效益实现最优的军事效益;运用军费军种构成优化模型可以确定军费在我军主要军兵种之间的分配比例,保证一定军费规模下,军队战斗力水平的最大产出。 为实现我国军费优化配置的目的,本文提出的优化途径有:“增加军费”是我国军费结构优化的前提基础:“裁军”是我国军费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军事财力存量调整”是我国军费结构优化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军事财政制度体系”是我国军费结构优化的制度保证;“建立军队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是我国军费结构优化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