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GDP的高速增长,居民越来越关注精神层次的享受和满足,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旅游活动日趋大众化,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旅游目的地超负荷运营,不仅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享受不到舒适的旅游体验,而且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破环,造成动植物资源损毁严重、土壤板结、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环境承载力不仅是衡量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紧密,有利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也是旅游规划开发中的基础性材料,为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问题研究背景下,选取武隆喀斯特自然遗产型景区作为研究背景区域。首先,以环境为出发点,围绕旅游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系统并结合研究区域实情构建武隆喀斯特旅游地各遗产型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体系;然后,利用实地调研获取的相关数据对构建的各遗产型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分量指标进行测算;确定武隆喀斯特各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系统限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意见为限制指标赋予权重,得出武隆喀斯特旅游地各遗产型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承载力。其中天生三桥景区夏季为7525人/天、冬季为7099人/天、2682299人/年,龙水峡地缝景区夏季为5021人/天、冬季为4748人/天、1791442人/年,芙蓉洞景区夏季为4337人/天、3919人/天、1519887人/年,芙蓉景区夏季为2269人/天、冬季为2017人/天、790133人/年;再然后,结合武隆喀斯特旅游地各遗产型景区旅游环境承载量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分析各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状况。 其中武隆喀斯特旅游地旅游环境年承载力指数级别为Ⅱ级、旅游环境承载力轻度弱载,天生三桥景区为Ⅲ级、适载,地缝景区为Ⅱ级、轻度弱载,芙蓉洞景区为Ⅱ级、轻度弱载,芙蓉江景区为Ⅰ级、严重弱载。7、8、10月为各景区游客接待最多的三个月份,旅游环境月承载力指数相对较大,旅游环境承载力超载现象较为明显。武隆喀斯特旅游地各景区旅游高峰期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级别均为Ⅴ级,旅游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其中天生三桥景区、地缝景区、芙蓉洞景区超载极为严重;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武隆喀斯特自然遗产型景区管理对策建议,以保障景区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损害景区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景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旅游目的地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工作地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