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莓是风靡世界的“第三代水果”,其色香味美、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保健功能强大,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各地积极进行引种栽培。安徽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但夏季常出现3540℃的高温天气,对于性喜冷凉的树莓来说,高温已成为制约其推广种植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树莓各品种的耐高温研究报道较少。为探讨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及耐热性,为生产上正确选择栽培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3个红树莓品种‘秋福’、‘中林18号’、‘红宝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耐热性强的‘赫尔’黑莓和野生树莓黄果悬钩子为对照,测定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以及在高温胁迫下,不同树莓品种的生理生化变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红树莓品种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5个树莓品种光合参数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于9:00、15: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与非气孔限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与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方向相反,气孔限制值的增加与树莓午休现象密切相关。2.5个树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为:黄果悬钩子>赫尔>秋福>中林18号>红宝石;黑莓和野生树莓的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光能利用效率(LUE)高于3个红树莓品种,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相反;光合作用受生理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较大,Tr、Gs是影响树莓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3.3个红树莓品种光饱和点(LSP)在839898μmol·m-2·s-1,光补偿点(LCP)在1724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在0.0280.044,CO2饱和点(CSP)在14751500μmol·mol-1,CO2补偿点(CCP)在6090μmol·mol-1,羧化效率(CE)在0.0390.057 mol·m-2·s-1之间;秋福的LSP、CSP最高,中林18号LCP、CE最高,CCP最低,红宝石的AQY最高,LSP最小;红树莓属耐阴的C3植物。4.在高温胁迫过程中,3个红树莓品种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长,中林18号、红宝石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幅较大,秋福Pro含量增幅较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秋福增幅最大,红宝石降幅最大;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温度越高,降幅越大,秋福降幅小于中林18号与红宝石。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红树莓品种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根据6个因子的得分值及贡献率得出:秋福0.782>中林18号0.309>红宝石-0.241,秋福树莓的耐热性较强,中林18号与红宝石树莓,耐热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