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灰霾频发,灰霾天气备受全国各界关注,学界也开展了众多关于灰霾的研究。当前学界关于灰霾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其理化性质与转化机理等方面,对灰霾天气溶胶颗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还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于2014年8月到2015年12月在长安大学雁塔校区监测位点,选用Andersen六级撞击式微生物采样仪及Omni环境大气采样器对灰霾与非灰霾天气条件下可培养的细菌及真菌气溶胶颗粒、总微生物气溶胶颗粒进行了采样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西安市灰霾天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灰霾天可培养的细菌及真菌气溶胶颗粒浓度均值分别为1297 CFU·m-3和1046 CFU·m-3,不仅显著高于非灰霾天时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值,也超过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推荐的参考标准值。在灰霾天,可培养的细菌气溶胶颗粒浓度峰值出现在stage III(3.3~4.7μm)上,可培养真菌气溶胶颗粒则出现在stage V(1.1~2.1μm)上,两种气溶胶颗粒中可呼吸颗粒物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7.8%和67.4%。另外,在灰霾天可培养细菌气溶胶的中值直径会由1.84μm变化为2.01μm,而可培养真菌气溶胶颗粒中值直径则几乎没有变化,为1.86μm。此外,通过对可能影响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的可培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与相对湿度、风速和AQI(PM2.5)呈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2.灰霾天,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范围为2.73×105±8.67×104~4.93×105±3.67×104CFU·m-3,而在非灰霾天其变化范围则为2.01×105±3.20×104~5.50×105±7.24×104CFU·m-3。此外,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会在7月份与11月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另外,两种可培养的微生物气溶胶颗粒在灰霾爆发时,其在总微生物气溶胶中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其中细菌气溶胶颗粒会由0.16%上升至0.21%,而可培养的真菌气溶胶颗粒则由0.07%上升至0.23%。3.利用HYSPLIT模型对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相对较高及较低的4个采样日西安市上空空气团分别进行72 h气流轨迹回溯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西安市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时,西安市上空气流团主要源于北部及东北部方向;而当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相对较低时,西安市上空气流团主要源自于南部及西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