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本病的影响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死(AMI)于我院行急诊(≤12h)冠脉介入诊治的患者177例,其中PCI植入支架资料完整的有的患者152例,包括男125例,女27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4岁,平均(62.3±11.5)岁。分别对152例AMI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冠脉病变、梗塞部位、开通血管时间等方面分别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死亡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的发病年龄为(61.5±11.4)岁,女性为(66.4±11.4)岁,男性的平均发病年龄比女性早近5岁(P<0.05)。冬季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最高(P=0.021),但不同季节发病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别(P>0.05)。152例AMI患者中合并高血压85例(55.9%),糖尿病43例(28.3%),血脂异常86例(56.6%),吸烟者69例(占男性患者55.2%),伴发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高(P均<0.05),且当同时伴有这两种疾病时其发生率更高,但在心衰及死亡率两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吸烟或伴有血脂异常与AMI患者近期预后无明显相关。心电图提示前壁、广泛前壁心梗79例,下壁、后壁心梗61例,复合壁心梗1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74例,双支病变48例,三支病变28例,左主干+三支病变2例。RCA近段、中段的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下壁、后壁梗塞的AMI患者的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其它部位高,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与冠状动脉的血管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再开通血管时间长的患者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比较高,但心衰、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再开通血管时间的长短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发病年龄、季节、高血压、糖尿病、冠脉病变部位、梗塞部位及冠脉再开通时间是影响预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