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学冰雪画中的审美意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w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绘画艺术研究的立场上说,本论文的主题是美术批评;在艺术批评的立场上说,本论文选择了艺术哲学的视角。二者的合一旨在探讨美术批评对当代艺术创作的理论价值存在的问题。之所以选择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来进行具体的艺术批评是因为:一、冰雪艺术在当代艺术界的独特性,这一独特不仅体现在冰雪艺术形式的独有以致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更体现于冰雪艺术在中国画“白的体系”中“冷逸之美”审美意象的呈现;二、基于于志学的冰雪艺术创作实践中文化因素的渗入。“文化”的针对性是指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在此意义上文化的渗入即意味着保持在继承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延续和创新的自觉性。在这一点上,于志学以其领悟生存体验的冰雪艺术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在绘画领域的解释。本论文作为对冰雪艺术在美学角度的思考,主张由美学向艺术哲学进展,围绕冰雪艺术绘画作品的“审美意象”这一核心问题,思考在传统中国绘画语言上创新的冰雪绘画语言与当代文化意识的关联;这一关联同时也指涉了艺术与人类生活的本质关联。“审美意象”是“艺术家用现实的色彩构成的一个整体,(而)它(指审美意象)伴随着一个非现实的综合体而产生”(法国·萨特)。审美意象作为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追溯,那么在冰雪画艺术中审美意象的呈现则意味是对“冷逸”之美的体验。本文的结构上在确认到“冷逸之美”的审美意象的基础上对冰雪艺术绘画作品进行具体实践上的艺术批评。这方面包括了第三章对冰雪绘画语言特质即笔、墨、光感性形式因素及其蕴藏的审美内涵即“墨韵”和“白光”的梳理;第四章对冰雪艺术冷逸之美的丰富意蕴之分析涵盖于一、内涵冰雪外冷内热之意的“春暖”系列,二、内涵冰雪生命之质的“魂魄”系列:第五章延续对冰雪画审美意象的思考即冷逸之美在抽象形式下的艺术思考和实践。本文依托于志学的创作笔记和相关学术论文结合具体冰雪绘画作品,对冰雪艺术绘画中冷逸之美审美意象的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为冰雪艺术在美学角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视野和空间。具体而言,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试图阐明:1、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审美意象的呈现中;2、冰雪语言感性形式的构建与冷逸之美密切相关:3、对内涵生存体验的超越性领会是体悟冰雪艺术审美意象冷逸之美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的目的是提出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领域本体构建的新方法,旨在解决领域本体在情报学及信息科学等领域内广泛应用但同时又缺少成熟有效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对其支撑的矛盾。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3—2013-05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50例脑卒中患者,在住院3d后通过荧光偏振免疫分析空腹时血
基于N-1静态安全约束校验模型的传统输电断面最大输电能力(total transfer capability,TTC)计算结果所确定的电网供电方案过于保守,为此,提出考虑供电收益和风险的电网供电方
高中阶段的女生因为紧张的学习生活与心理生理发展水平,从而让很多女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是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也有初中阶段养成的不良习惯。加之现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对于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的届际公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首先梳理了自1912年到2005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量史料,从而分析得出在这近
介绍了电力弹性系数的概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各个时期电力弹性系数与电力供需的情况 ,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电力弹性系数与电力规划的关系
【正】字幕:此片献给教育教学一线的千万名园丁,献给亿万个中小学生。一望无垠的大平原,金色的麦浪迎风摇摆。晨阳升起前的村庄、城镇。盘古岭公墓,林立的墓碑。上官智抱着一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深远影响。文章以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
<正>商家开店做生意,选择店址至关重要。一般人在选择店址时都会谨慎的考察店铺的位置、交通、人流量等因素。其实,开店做生意,选择店址还有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那就是借水行
期刊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的神经、社会康复和生活质量[1]。我国35%~70%的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2],但脑卒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