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 ——以统编版小学教材为例

来源 :赣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d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在这当中口语交际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并习得优秀的交际能力,顺畅自如地听、说、理解,是当代社会提升学生素养的新议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教育部也通过“口语交际”一词指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应当是语言交际。根据语言学家的理论,人的语言学习能力在12岁之前(也就是小学教育时期)处于黄金阶段,因此语言能力培养应当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大家往往忽视小学第二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仅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统编新版语文教材于2017年9月正式使用。新版教材针对口语交际内容做出了令人欣喜的改变:设置单独的口语交际教学模块,强调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引导教师将语文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上述背景之下,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小学第二学段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做出深入研究。研究基础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研究方法以访谈调查和案例研究并重;研究对象是小学第二学段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研究目的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学生在语文口语交际能力上的质的提升。本文重心在于如何解决小学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立法论的研究,以对刑法分则细密化现象的观察作为研究起点。在观察立场的选择上本文批判了实质立场的实质性、局限性和价值性,确立了纯粹形式的观察立场。对于观察的对象——刑法分则细密化现象,罪的细密化和刑的细密化密切相关,不必割裂开来,因此本文主要把握罪的细密化即可。在把握罪的细密化的方向上,明确刑法分则细密化的核心是构成要件的细密化。通过对我国刑法分则的细密化进行梳理,在横向维度上和德、日刑法
家国情怀素养是专家学者基于历史学科特质和历史教育本质的认识和要求上提炼而出历史学科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和价值关怀。家国情怀素养在基础教育领域具有较广的普适性,是不论初中、高中历史都应予以高度重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具有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等特点,其中涉及的单个历史人物多达169位,文艺作品约104件,历史文物超过123件。通过梳理历史人物故事、解读文艺作品、实证历史文物,可以从中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写作教学效果不佳,—提到作文,学生们一不愿意写,二没内容写,三不会写。教师呢?—害怕教,二没法教,于是不去教。①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书面语言进行情感表达与他人进行对话沟通?荣维东提出了“写作即特定语境中的语篇建构”@的交际语境写作概念。本研究以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为指导,通过真实的课堂教学,旨在研究交际语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不断地练习写作,且不说实际教学中是否能完成课标上的规定作文数量,单就质量成效而言,不尽人意。在这个时候,针对这个好似无法攻破的“碉堡”,一些语文教学专家和—线教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进行用时少、更为基础性的片段作文写作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方法了。本文结合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部分进行片段作文教学研究,主张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相信对于学生写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新兴的阅读理念,一经提出,许多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都投入到了群文阅读的实践之中。群文阅读更加侧重于通过阅读实践实现思维方式的变更,在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多种阅读能力以及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体现出了优越性。但是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关于群文阅读的探索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对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的研究较少。基于这一研究现状,笔者通过调查目前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短期强化培训项目与长期进修项目相比,具有教学时间短、操练密集、效率高等特点。随着短期强化培训模式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愿意选择参加这样的项目来华学习汉语。比较有名的项目如:普林斯顿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设的“普北班”(PIB),哈佛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合办的哈佛北京书院(HBA)、哥伦比亚大学与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设立的暑期项目(CIB),以及由美国国务院资助的“关键语言奖学
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实现个性发展的必要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让他们具备系统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地运用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逐步建立起来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根据“IN”结合理论和前人长久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也证实语文
在写作中,素材是不可忽视的写作要素。作文写什么,怎么写,都要依靠素材的积累来实现。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挖掘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材料的丰富与否影响着写作内容的充实度与新颖度,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动机。同时,学生素材积累与挖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目的及意义,并对初中生作文素材积累与挖掘做文献综述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是看家本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活动,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分析解读的过程。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教师首先就得将文本解读好。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是实现语文文本教育价值的基本保障,它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其实,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应该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文言文注释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参考资料,也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辅助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时代背景、文化常识等,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的文言素养。因此,文言文注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和教师的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最新版全国统一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其文言文注释体例是怎样的,作注是否准确,有没有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