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的意向性到自我的超越性--论萨特对胡塞尔的批判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t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意向性结构的蓝图,为他后来《存在与虚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自我的超越性》中,萨特的目标是证明自我作为超越性的存在应从意识中驱逐出去,从而驳斥胡塞尔所谓纯粹自我的“内在的超越性”观点。萨特敏锐地发现,胡塞尔的意向性结构在本质上就假设着“自我”,因此必须深入地批判和改造胡塞尔意向性理论。萨特为此构造了两条论证:一条是通过对意向性理论的建构来论证“自我”内在于意识中既是有害的,又是多余的;另一条是基于他的意向性理论来考察反思活动的结构来证明“自我”实际上只是反思活动的对象,因而是超越性的,自我的“内在的超越性”是不可能的。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弊端下各种商业道德伦理问题层出不穷,由自私自利而引发的财富与道德伦理问题困扰着经济市场的发展,财富与道德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因而,义与利的矛盾更加突出,如何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伦理问题成为重要的课题。义利关系是儒商精神的精髓,如何继承并发展儒商精神成为解决经济伦理问题的关键,因此,对儒商精神与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
学位
生物制药企业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依托于现代生物技术实现了高速发展,不仅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支持,还改变了传统了制药局面,形成了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和中药制药三足鼎立的新型格局。  生物制药主要包括各种人用疫苗、球蛋白以及当前新冠肺炎时期使用的核酸检测试剂等等,这类药品在当前药品市场上占到了一半以上的地位,其地位和特殊性可想而知。但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一系列疫苗造假等生物药品质量问题事件,如影响较为恶劣
赫伯特·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最为知名的激进哲学家,他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论述,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他认为,处于科技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社会,己经成功“镇压”了社会中反对派的声音、意见,就是一个新型的、变相的极权主义社会,“单向度的人”是该社会的特定产物,他们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能力。这类人没有勇气、能力去想象与追求与现存生活不同的生活。在《单向度的人》这本书中,大量阐释了人与社
学位
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理论核心,因此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就必然具有浓厚的哲学意蕴。1841年出版的《基督教的本质》继承了《黑格尔哲学批判》的精神,是费尔巴哈在他进行宗教批判过程中所撰写的一本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在这本著作中,费尔巴哈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宗教领域的批判者,他所解决的问题已经不仅是宗教领域的具体问题,而且将“感性对象性原则”这一理论根本原则贯穿于宗教批判的整个过程,可以说《
学位
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贫富悬殊加大,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作用。如何理解世界贫富悬殊的生成机理,不仅关涉到治理世界贫富悬殊的对策的制定,也关涉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处理,更关涉到当今世界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重构。从唯物史观视角,对当前关于世界贫富悬殊的文化生成论的观点进行辩证剖析,揭示文化生成论的意识形态扩展本质,有助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马克思早期社会意识思想建构的历程,分析了早期马克思是如何逐步摆脱自我意识哲学立场的束缚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向社会意识理论的转型,从而建构出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宏大理论叙事。从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形成背景到马克思自我意识的生成,从人民理性的回归到社会意识的转变,从共产主义理念到天才世界观的形成。对每个不同时期中,马克思思想历程所发生的变化进行重点解析,了解马克思是如何从最初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方面转移,赋予了人们追求自身物质利益与个人财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财富与遵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的问题困扰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规范经济理性的相关体制机制的滞后,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市场示范现象频繁发生。在这样的情形下,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人类社会产生了大量纷繁复杂的数据。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国家对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实实在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我们也看到大数据技术存在异化问题,为了促进大数据技术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找出大数据技术异化的问题,采取措施对大数据技术异化进行治理。  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技术的内涵,认为大数据技术是以收集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并做出预测
网络话语,作为一种变革人际交往、思想交流、意义解读的语言符号,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话语形态。“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构筑网络话语伦理审视的基本维度。  较之人类话语的原始形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话语,因其匿名性、开放性、平等性和多元多样性,而导致“去中心化”、“去权威性”等特征,对现代人际社会交往效应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挑战。一方面,网络话语通过社会议题设置、虚拟共同体培育等形式逐步
学位
自由关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并与每个时代的脉搏相连,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命题。自由问题不仅是西方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对自由问题的回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  随着近代市民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个人主体意识的不断进步,个体的自由更加为人们所重视。由此,以标榜个体自由为主导的自由主义就成为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冲击并影响着我国主流价值观,使得个人对自由的追求与社会现存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