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喀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bu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具有趣味性、对抗性、团队性和集体性的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已经得到普及,并且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专业技能,还能显著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相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更甚,同时学术界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也将注意力转向了篮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方面。目前,我国中学篮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篮球课程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验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例如,篮球的教学内容仍然重视基本姿势、运球技术、传球接球能力以及简单的战术配合。这些教学内容在目前看来并不能满足新课标对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篮球教学理念上,教师过于重视专业技术的传授,低估了篮球教学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最后,在评估和评分方法上,传统的评估和评分方法是使用统一的评估标准来要求和测试每个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力差异等。这种统一的考核标准,不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与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应用到篮球教学中,不仅能弥补传统篮球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于促进学生价值体系的综合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将拓展训练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是必要且可行的。但是,目前拓展训练的项目更多的是作为企业文化应用于公司团建活动,应用于义务教育的项目很少,具体到篮球教学过程中就更少了,因此,本文将其应用于中学篮球教学,这是一项大胆的教学尝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岳普湖A实验中学篮球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实验结果。通过这次实验学生对篮球课程的认可程度,对篮球技能的熟悉程度,以及自身身体素质的强弱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等内在素质方面有更大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参与度和兴趣。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相比,实验班学生的运动技术成绩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明显。进行拓展训练的实验班学生篮球运动技术三步上篮、接控球、传球、定点投篮等相比对照班,具有显著的差异。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相比,因为拓展训练项目的多样性,使体育课堂内容更具有丰富性,从而使得实验学生对拓展训练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更高,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终身锻炼的行为意识。建议:(1)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拓展训练与篮球运动的结合并不是直接简单的应用,要注意拓展训练与传统篮球教学目标的适宜性,更新教学观念,更加灵活的运用拓展训练。(2)教师需注重教学主次。拓展训练本身只是作为辅助功能存在于传统体育教学中,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新增更加多样的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氛围,既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要大力提高其心理素质。不管何种拓展训练项目,都必须以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为依托,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基础,不能让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标准相背离。(3)教师需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拓展训练对课前准备工作要求很高,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设计恰到好处的训练项目,安排好教学环节,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自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九大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由追求高速增长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已从高速度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保险业新“国十条”打开了保险业新发展的大门;中央1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将会使农业保险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居民保险意识的提高,促进了居民对保险的需求;国民收入
农民工就业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当前农民工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对于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
全球化带来了社会多元化,跨文化交流给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大学生的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又最易卷入价值多元的漩涡当中,青年大众文化领域成为最
我国高校的美国文学课程,在培养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方面,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美国文学课程在设置体系上逐步走向完善,但也不断
“同州”,即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曾是关中东府重镇,有着良好的地缘因素和历史沉淀。然而由于在建筑设计中盲目跟风,缺乏地域意识,导致当前城市建筑风格趋同;同时由于拘泥于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限制及欠缺对现代审美需求的考虑,造成了现代功能与传统建筑尺度的矛盾现象。本文通过对“同州”传统建筑特征要素的挖掘,结合案例对地方风格的设计,提出了探索新“同州”城市建筑风格的方法,以期为“同州”塑造出同时具有传统文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