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具有趣味性、对抗性、团队性和集体性的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已经得到普及,并且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专业技能,还能显著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相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更甚,同时学术界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也将注意力转向了篮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方面。目前,我国中学篮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篮球课程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验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例如,篮球的教学内容仍然重视基本姿势、运球技术、传球接球能力以及简单的战术配合。这些教学内容在目前看来并不能满足新课标对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篮球教学理念上,教师过于重视专业技术的传授,低估了篮球教学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最后,在评估和评分方法上,传统的评估和评分方法是使用统一的评估标准来要求和测试每个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力差异等。这种统一的考核标准,不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与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应用到篮球教学中,不仅能弥补传统篮球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于促进学生价值体系的综合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将拓展训练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是必要且可行的。但是,目前拓展训练的项目更多的是作为企业文化应用于公司团建活动,应用于义务教育的项目很少,具体到篮球教学过程中就更少了,因此,本文将其应用于中学篮球教学,这是一项大胆的教学尝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岳普湖A实验中学篮球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实验结果。通过这次实验学生对篮球课程的认可程度,对篮球技能的熟悉程度,以及自身身体素质的强弱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等内在素质方面有更大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参与度和兴趣。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相比,实验班学生的运动技术成绩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明显。进行拓展训练的实验班学生篮球运动技术三步上篮、接控球、传球、定点投篮等相比对照班,具有显著的差异。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相比,因为拓展训练项目的多样性,使体育课堂内容更具有丰富性,从而使得实验学生对拓展训练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更高,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终身锻炼的行为意识。建议:(1)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拓展训练与篮球运动的结合并不是直接简单的应用,要注意拓展训练与传统篮球教学目标的适宜性,更新教学观念,更加灵活的运用拓展训练。(2)教师需注重教学主次。拓展训练本身只是作为辅助功能存在于传统体育教学中,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新增更加多样的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氛围,既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要大力提高其心理素质。不管何种拓展训练项目,都必须以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为依托,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基础,不能让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标准相背离。(3)教师需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拓展训练对课前准备工作要求很高,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设计恰到好处的训练项目,安排好教学环节,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