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照是“元嘉三大家”之一。他出身低微,却理想远大;想建功立业,却遭受门阀制度及政治、文化独裁的压抑;他命途多舛,是他人生的不幸,然而却是诗苑的大幸。他以壮丽的词藻、雄健的气势、奇异的意象、浑朴的意境创作了一篇篇动人心魄的辉煌诗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论、历史地理学、接受美学、音韵学及比较法、诗史互证法等理论方法对鲍照诗歌作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以期凸显鲍照诗歌的深刻的思想、俊逸的风格、浓郁的情感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本人细读文本,爬梳史料,综核前人的相关学说,以自己稚嫩的考据学、训诂学知识,把自己的研究心得芹献出来,希望能弥补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使读者对鲍照的诗歌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回顾前人对鲍照诗歌的研究成果,从中借鉴经验,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重点、难点。第二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介绍鲍照的生平及所处的时代,依此知人论世,阐述鲍照的思想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二章:对鲍照诗歌的分类研究。指出鲍照乐府诗的新变特色,即他开创了隔句用韵的七言、杂言乐府;将鲍照的山水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进行比较,突出鲍照山水诗情感浓郁而脱去玄言尾巴的特点;指出鲍照边塞诗的豪迈雄壮的特色及其现实意义;指出鲍照女性题材诗的开创意义及其在齐梁形成的浊流;探讨挽歌的发展史,突出鲍照挽歌抒发壮志的特色。第三章:以系统论的方法论述了鲍诗的俊逸风格,同时指出鲍照的唯美倾向给诗歌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第四章: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论述了鲍照对江淹、谢脁、沈约及其他齐梁诗人的影响,着重论述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从形式、结构、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对鲍照诗歌的接受。第三部分:结语:确认鲍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杰出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