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西医诊断依赖于肺功能检查,并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临床误诊率高,部分患者因延误治疗发展成为典型哮喘。现代医学对CV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治疗主要针对气道的慢性炎症、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药物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主,但存在长期应用有一定副作用、停药后易复发、医疗费用较高等缺点。中医药在CVA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特色治疗方面具有“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然而,目前中医药学者对于CVA的疾病命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方药应用、疗效评估等方面缺乏统一认识,观点庞杂,不利于中医药治疗CVA的推广。因此,中医证候分析及临床研究对揭示CVA中医辨证分型客观规律、推广中医药治疗CVA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一定数量CVA患者的临床调查研究,优化其临床分型依据,揭示其中医辨证分型客观规律,为CVA的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提供可资参考的资料和方法。同时,通过疏风宣肺汤联合舒利迭、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CVA风邪犯肺证疗效观察评估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组方用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制定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信息采集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舌脉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根据对患者一般发病情况、症状特点、证候类型的分析总结,归纳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候特征。在证候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导师治疗CVA的临床经验,拟定CVA风邪犯肺证中医治疗基础方—疏风宣肺汤及其加减法,设立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疏风宣肺汤加减口服,以14天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估,疗程结束后4周电话随访进行疾病控制情况评估。结果:中医证候调查部分:共完成82例CVA患者证候调查。年龄分布:男性35例,占比42.68%;女性47例,占比57.32%;男女比例约为1:1.34。年龄分布: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42.20±16.100)岁。职业分布:工人13例(15.85%),农民6例(7.32%),职员49例(59.76%),其他14例(17.07%)。诱因分布: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者38例,占46.34%;因刺激性气味、粉尘、油烟诱发者29例,占35.37%;因接触冷空气诱发者10例,占12.20%;其余少见。病程分布:最短1个月,最长7.5年,平均病程约为10.56个月。有吸烟史者31例,占37.80%;有一种以上过敏物或过敏性疾病者50例,占60.98%。刺激性干咳28例,占34.14%;呛咳20例,占24.39%;咳嗽有痰54例,占65.85%;阵性发作者46例,占56.10%;夜间加重者31例,占37.80%。伴咽痒79例,占96.34%;伴咽痛49例,占59.76%;伴鼻塞、鼻痒、喷嚏均为27例,占32.93%;伴流涕30例,占36.59%;伴口干口渴28例,占34.15%;伴咽干28例,占34.15%;伴气短者33例,占40.24%。舌质淡红者20例,占24.39%;舌质淡暗者13例,占15.85%;舌质暗红者21例,占25.61%;舌质红者22例,占26.83%;舌质紫暗和(或)有瘀斑瘀点者6例,占7.32%。舌体偏瘦者43例,占52.44%;裂纹舌者6例,占7.32%;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者13例,占15.85%;舌苔薄者62例,占75.61%;舌苔厚者7例,占8.54%;舌苔腻者累计17例,占20.73%。对纳入本研究的82例CV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风邪犯肺证42例,占51.22%,明显高于其他证候类型。其次肺气不足证9例,占10.98%;肝火犯肺证7例,占8.54%;瘀阻肺络证6例,占7.32%。此外,肺阴亏虚证、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肾阴亏虚证、脾气不足证、肾阳不足证、风寒袭肺证、痰浊阻肺证在此次证候调查中均可见,但所占比例低于5.00%。疗效观察部分:共完成疗效观察42例。其中治疗组21例,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21~77岁,平均(45.52±16.893)岁,平均病程(10.52±13.489)月;对照组21例,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19~65岁,平均(44.38±13.987)岁,平均病程(6.81±5.582)月。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卡方检验,χ2=1.109,P=0.29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经卡方检验,χ2=6.035,P=0.01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降低患者咳嗽频率、咳嗽程度、咯痰量、咽痒程度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疗效,P<0.05,且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患者咽痛程度、鼻塞程度方面,治疗组具有显著疗效,P<0.05;对照组疗效不明显,P>0.05。在降低患者气急胸闷程度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患者症状积分,但P>0.05,未达到显著疗效。主要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Fisher的精确检验P=0.60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P=0.61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比较,两组用药过程中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证候调查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特征性表现,常伴见咽痒、咽痛、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分析其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耐、肺气不足,复感外邪(以风邪为主),导致肺气上逆、肺脉挛急而发病。日久可致津液耗伤、肝郁气滞、瘀阻肺络、肺肾阴虚、肺脾气虚、脾肾阳虚等诸证。病位在肺,与肝密切相关,涉及脾肾。病性属本虚标实。本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对患者情绪有一定影响。临床辨证主要证型为风邪犯肺证、肺气不足证、肝火犯肺证、瘀阻肺络证,但往往诸证互见、夹杂为病。疗效观察部分:(1)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在降低患者咳嗽频率、咳嗽程度、咯痰量、咽痒程度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疗效,且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降低患者咽痛程度、鼻塞程度方面,治疗组具有显著疗效,对照组疗效不明显。在降低患者气急胸闷程度方面,两组均能降低患者症状积分,组内比较疗效不显著,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3)主要症状疗效比较,两组疗效相当。(4)两组均能明显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过程中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