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总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这种特色疗法在治疗肩周炎中的临床有效性和时效性。(2)探索“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可能作用机理。(3)探索“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为今后临床选择更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针灸科病房中满足纳排标准的肩周炎的患者共90例。采取EXCEL中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得出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按具体进入的先后次序进入随机数字表中对应的组别,随机分为肩三针组(患侧肩Ⅰ针、肩、Ⅱ针和肩Ⅲ针)、巨刺组(健侧肩Ⅰ针、肩Ⅱ针和肩Ⅲ针)和综合组即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双侧肩Ⅰ针、肩Ⅱ针和肩Ⅲ针),每组各30例。每周治疗3次,每次相隔1日,1个疗程为1周,总疗程为2周。并对患者行简式McGill疼痛量表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疗程结束后一个月随访对患者行简式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评分差异及治疗后一个月三组之间评分的差异,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3.0对三组病例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临床疗效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1.共收集病例90例,每组各30例,治疗前,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病情程度、病程、简式McGill疼痛量表积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肩三针组总有效率90%,痊愈7人(23.3%),显效11人(36.7%),有效9人(30.0%),无效3人(10.0%);巨刺组总有效率93.3%,痊愈8人(26.7%),显效12人12(40.0%),有效8人(26.7%),无效2人(6.7%);综合取穴组总有效率96.7%,痊愈14人(46.7%),显效12人(40.0%),有效3人(10.0%),无效1 人(3.3%)。三组治疗均显示出确切的临床疗效,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经Krsukal Wallis H检验,三组临床总疗效分布有差异(χ2=6.679,P=0.035),进一步用Nemenyi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综合取穴组(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与肩三针组、巨刺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肩三针组和巨刺组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综合取穴组(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临床总疗效优于肩三针组、巨刺组。4.三种治疗方法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里的疼痛评级指数(PRI)在远期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治疗后1周后、治疗后2个疗程、远期各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说明三组在对改善患者感觉、情感、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远期疗效。5.三组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的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疗效排序依次为综合取穴组、巨刺组、肩三针组。肩三针组、巨刺组、综合取穴组(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的治疗前、治疗后1个疗程、治疗后2个疗程、远期各个时间点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患者疼痛及肩部活动方面,综合取穴组疗效明显优于肩三针组及巨刺组。6.三种治疗方法在Constant-Murley Score肩关节评定方面,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疗程时,巨刺组与肩三针组效果相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综合取穴组(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优越于巨刺组(P<0.05)和肩三针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组治疗方法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改善均具有远期疗效。在对肩周炎肩部疼痛、活动功能改善方面,综合取穴组(巨刺肩三针结合常规肩三针)较肩三针组(患侧肩三针)治疗或巨刺组(健侧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更佳,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