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的算法研究与硬件实现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密钥分发结合“一次一密”的加密方案可以为通信系统提供理论上可证明的无条件安全性,构建量子计算机也无法攻破的保密通信系统。然而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较高的处理延时和复杂度已经成为高速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瓶颈,特别是其中的误码纠错和密性放大两个步骤,限制了最终安全密钥生成速率的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个问题,本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码的单步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算法,通过分析Wyner窃听信道模型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通信双方和窃听端的信道容量,以此为依据构建可同时满足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极化码码字结构用于后处理,从而支持一次编译码即可同步实现误码纠错和密性放大两个功能,将两个步骤合二为一而无需额外的密性放大,从而减少了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的处理延迟和系统复杂度,实现高效快速的密钥生成。仿真结果显示,在量子比特误码率范围[0,0.08]内,该算法所提取的最终密钥可同时满足可靠性要求(纠后误码率≤10-7)和安全性要求(泄露信息量≤10-14 bit),可满足现有实际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需求。其次,针对该算法中最关键的极化码译码器,为了进一步降低处理延时,本论文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研究并实现了一种面向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的连续抵消硬件译码器,该译码器采用了半并行连续抵消译码架构,并结合节点互联处理单元的优化技术,最终实现了213bit硬件译码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实现的硬件译码器在码长为210 bit,量子比特误码率为0.08时的最大可纠错码率为0.427,满足算法要求;优化后的硬件译码器在码长为213 bit时,其最大频率能够达到138.7 Mhz,提高了12.9%,查找表消耗55114个,降低了3.9%;对比相同码长下其他连续抵消硬件译码器的资源消耗,本论文实现的硬件译码器资源消耗更低,更有利于极化码译码器的长码实现。
其他文献
牙周膜(PDL)是连接着牙齿和牙槽骨的结缔组织,具有缓冲和传递咀嚼咬合力的作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力是牙齿移动的唯一外在物理诱因。研究表明正畸力作用下的牙周膜的生物力学响应直接影响牙槽骨的改建和牙齿移动。本文采用猪下颌骨中切牙为实验对象,设计研制了两套夹具,和M-100加载机配合,实现了牙周膜体外两种实验:其一为垂直于牙长轴方向的拉伸和压缩实验,其二为平行于牙长轴方向的剪切实验。牙周膜沿着牙长轴方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当前顺风车网络平台面临法律地位不明,法律关系不清,法律义务难以认定等问题。对于顺风车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理论上所主张的“特殊承运人说”、“定制人说”、“居间人说”等观点,均难以成立,应当认可顺风车网络平台的非承运人法律地位,顺风车网络平台与顺风车司机、乘客之间法律关系为信息服务合同关系。顺风车网络平台应当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其义务的来源是基于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群众性活动组织者
为了提高战场的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云协同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异构系统间协同作战和多AUV集群协调控制。本文面向分布式云协同的未来作战体系,设计了多AUV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并基于AUV欠驱动的运动特性、水下弱通信环境和AUV特殊的工作要求,在多AUV隐式协同控制算法以及协同任务规划算法和编队智能控制等方法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搭建了一个多AUV集群协调控制的
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网络上的车流集散中心,到达编组站的车流在编组站完成一系列的解编作业后形成新的出发列车并发出。在编组站实际生产过程中,车站作业是在车站作业计划的指导下完成的。其中,阶段计划详细规定了一个阶段内(一般为3-4h)车站作业的到发线运用计划、调机运用计划和车流分配计划;而调机运用计划和车流分配计划是编组站动态配流研究的内容。因此,制定合理高效的阶段计划对于协调车站人员作业和设备利用,加快车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organic-inorganic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作为目前研究热门,其发展迅之速、势之猛,效率由最初的3.8%迅速提高到了24.2%,大有替代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趋势。目前,基于高温烧结的TiO_2的PSCs,工艺繁琐程度和成本都大大增加。相反,载流子迁移率高,且抗紫外的SnO_2却往往被忽略。为此,本文探究了磁控溅射制备SnO
化学史不仅展示着科学的发展过程,还蕴含着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对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化学史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却常成为一种“附加”或“点缀”现象,无法形成整体育人思想,从而未能实现运用化学史进行教学的真正目的,如何使化学史有机融入化学教学必然成了一线教师的诉求。鉴于此,本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教学理论,分析探究并设计
本文以鹤庆坝子为中心讨论晚清(1840—1912年)云贵高原的坝子中的水患治理与区域社会运作之间的关系。云贵高原坝子的特殊自然气候条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利社会,有别于国内其他区域。本文以鹤庆坝子的水患治理为讨论对象,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田野调查,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讨论鹤庆坝子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晚清时期当地的人文社会环境。鹤庆特殊的气候和水文特征是容易导致夏秋
本试验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芦草沟赛马场12匹4~5岁伊犁马为研究对象,探究按摩、热敷方法在伊犁马训练及疲劳恢复工作中的作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为
在初级对外汉语课堂,因为师生之间存在语言差异,学生之间的汉语水平也有所不同,教师单纯通过口语教学很难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所以体态语的运用能很好的弥补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本文立足于初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将初级汉语课堂上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三种不同课型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体态语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课型教师体态语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使用策略。论文主体共有三章:第一章论述了体态语及教师体态语的界定、分
在自然界和工程中,很多问题都与相变传热密不可分.相变热传导问题中存在着随时间逐渐移动的两相界面,并在相变界面处伴有相变焓的释放、吸收,是典型的移动界面问题.传统的以网格为基础的数值方法模拟这类问题较为困难.径向基点插值法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伽辽金型的无网格法,它采用一系列随机分布的节点离散问题域,由径向基函数构造无网格近似函数,通过伽辽金弱形式建立系统方程.径向基点插值法具有理论简单、计算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