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基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研究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0年12月党中央做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决策,开发先进的能量存储技术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设备,超级电容器因具有充放电速率快、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等特性被广泛研究报道。钴基化合物资源丰富、合成简便、理论比电容高,被视为超级电容器的潜力电极。本论文以钴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工程、复合工程和结构工程对钴基化合物进行修饰,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反应活性、增大比表面积,研究钴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能过程和性能。主要结果如下:(1)元素掺杂可以调节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改进材料的表面特性。采用两步水热法在碳布的表面自生长铝掺杂钴基化合物(即Al-NiCo2S4)。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TEM(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Al-NiCo2S4具有中空纳米管结构,能够为电化学反应提供大量反应活性位点;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揭示Al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于NiCo2S4中,能够提高NiCo2S4的导电性。研究结果表明,Al-NiCo2S4电极具有优异的比电容(在1 A/g时为1515 F/g)和倍率性能(在10 A/g时为1184 F/g)。Al-NiCo2S4//AC AS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750 W/kg时,能量密度为24.5 Wh/kg,经过10000次恒电流充电-放电后,Al-NiCo2S4//AC ASC的电容保持率高达98.1%,展现出卓越的循环稳定性。(2)为了改善单组分钴基化合物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将钴基化合物与氢氧化镍进行复合制备复合电极。以ZIF-67衍生的CoP纳米片为基底材料,通过水热法在其表面生长Ni(OH)2纳米片,成功在泡沫镍上合成了CoP@Ni(OH)2。SEM显示CoP@Ni(OH)2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纳米片夹层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oP和Ni(OH)2的协同作用可以使CoP@Ni(OH)2复合材料表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复合电极的最大比电容为2570 F/g,约为纯CoP的3倍。在完成7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高达83.9%。组装的CoP@Ni(OH)2//AC ASC具有800 W/kg的功率密度和53.2 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经过10000次充电/放电测试,该器件仍然保持着98.6%的初始比电容。(3)为进一步提高钴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多种元素复合的方式,构筑异质结构复合材料。通过水热、煅烧的方法在泡沫镍上制备Cu Co2O4纳米线,然后在Cu Co2O4表面沉积Ni-CoLDH纳米片,得到了具有纳米线纳米片交联结构的Cu Co2O4@Ni-CoLDH电极材料。研究发现,在同等测试条件下,Cu Co2O4纳米线和Ni-CoLDH纳米片的最大比电容分别为1091 F/g和1628 F/g,而Cu Co2O4@Ni-CoLDH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可达到2398 F/g。同时,复合电极还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10 A/g的大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2012 F/g)和稳定性(循环700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5.2%),表明Cu Co2O4和Ni-CoLDH的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组装的Cu Co2O4@Ni-CoLDH//AC ASC在功率密度为800 W/kg时能达到的最大能量密度为50.8 Wh/kg。在电流密度为5 A/g时,恒电流充放电10000次,ASC的电容保持率约为初始值的91.7%,表现出出色的电化学稳定性。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术论文的发文率急剧上升,用户所面临的论文信息过载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将学术论文进行个性化推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有很多学者都正在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个性化推荐的效率,但目前的推荐系统还面临着大量的问题,例如,稀疏的数据容易造成过拟合,没有大量用户数据的情况会影响推荐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如何使推荐结果多样化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
学位
指示表达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交叉领域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多模态任务。该任务给定一个图像和一个自然语言语句作为输入,其目的是在图像中识别并定位出一个与自然语言所指示的实体对应的区域。因此,指示表达需要精确理解单词与单词、图像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结构关系问题。目前的方法没有考虑文本和图像全局特征中的复杂结构,仅捕获了图像和文本的局部依赖关系,导致无法准确建模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使得指示表达的性
学位
本研究采用6种体外消化方法分析场地土壤中砷(Arsenic,As)和铅(Lead,Pb)的生物可给性,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消化液p H、模拟器官等因素对其影响,筛选提出适合我国实际的土壤As和Pb体外消化方法;使用筛选的SBET法测定湖北化工园区内污染土壤中As和Pb的生物可给性,选择成年雌性B/C小鼠作为模式生物,使用血液、尿液、肝肾模型测定磷化工场地内污染土壤中As的人体生物有效性,通过分析
学位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地存在于土壤、沉积物和水体等环境介质中,具有高毒性、难生物降解和高生物富集性等特点。微生物修复因其安全性、生态友好性以及经济性成为最具前景的PAHs污染修复技术。PAHs污染场地环境条件随时空变化差异大且PAHs往往以混合物形式存在,这阻碍了持续高效的原位生物修复进程。因此构建具有
学位
随着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被托管在云端,为了保障服务质量,云服务提供商需要对相应的云数据中心工作负载进行预测,以此来预估未来的资源使用情况,如在突然负载到来前进行资源扩充,既可以提升应用平台的可靠性也可为云服务提供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及时准确的预测云环境中的工作负载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影响工作负载变化的多因素角度出发,将业务系统层面的数据考虑在内,提出了
学位
在工业化日趋迅速的背景下,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渐突出,万达开区域作为起步发展的中小型城镇,需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建设发展规划。本文以川渝毗邻区中的万达开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四个时间的夜间灯光影像与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并收集该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空间分析法、价值当量因子法、协调度模型等研究方法,研究了地区建设用地变化扩
学位
三峡水库两岸的消落区一直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诸多学者已经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方法,但成效依然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区人工修复植被淹水前后根际微生物区系动态,希望能为消落区的快速、稳定修复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我们采集了消落区典型优势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三种植物的根际
学位
蒙汉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由于数据稀疏现象使得学习到的特征相对较少,训练容易过拟合。此外,受语料质量限制,参数在更新时也容易产生负优化和曝光偏差等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如对抗学习等虽然凭借博弈思想,通过在训练中引入评估指标对解码偏置进行约束。然而,单一的序列评估指标易造成生成器生成译文质量不佳,且利用蒙特卡洛算法得到不考虑中间状态的奖励易降低上下文信息的学习率。基于此本文采用异步动态规划的采样方法构建了
学位
报纸
三峡库区的乡村聚落发展和生态安全状况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区域之一,对我国来说,长江上游地区有重要的学术理论研究意义和国家战略安全研究意义。该地区发生的剧烈的人类活动,导致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碳排放量、农业发展模式等出现不同的影响,分析这些方面的影响有助于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和未来的经济生态和谐发展。本文以三峡库区的忠县作为研究区域,借助Arcgis、Envi等软件,结合研究区发展数据,对土地
学位